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如何治疗
牙髓炎治疗包括直接盖髓术(适用于意外露髓等,儿童牙髓修复强更适合,成年视情况)、间接盖髓术(用于深龋近髓等,儿童需谨慎)、牙髓切断术(牙根未发育完全炎症局限冠髓的年轻恒牙,成年少用)、根管治疗术(各型牙髓炎,儿童操作轻柔定期复查,成年考虑冠修复);根尖周炎治疗急性根尖周炎有应急处理如开髓引流、切开排脓、调颌磨改,慢性根尖周炎主要用根管治疗术,儿童需选合适材料操作精细,成年病变大配合根尖手术,根尖手术有适应证风险,儿童少用,成年在完善根管治疗基础上进行。
一、牙髓炎的治疗
1.直接盖髓术:适用于意外露髓、露髓孔直径小于1mm的年轻恒牙。通过使用盖髓剂覆盖露髓处,促进牙髓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存牙髓活力。其原理是盖髓剂可以诱导牙髓细胞分化,产生修复性牙本质封闭露髓孔。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牙髓修复能力较强,更适合优先考虑直接盖髓术,但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
成年患者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若露髓孔小且牙髓炎症较轻时可采用。
2.间接盖髓术:用于深龋近髓或外伤冠折近髓且牙髓无明显炎症的患牙。将盖髓剂覆盖在近髓的牙本质上,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保存活髓。深龋时细菌可能接近牙髓,间接盖髓可阻止细菌进一步感染牙髓,为牙髓提供保护环境。
儿童深龋时,因乳牙牙髓相对脆弱,更需谨慎评估龋坏深度和牙髓状态来选择间接盖髓术。
成年患者若深龋近髓但无明显症状,可考虑该方法。
3.牙髓切断术:切除炎症冠部牙髓,保留根部健康牙髓组织。适用于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炎症局限于冠髓的年轻恒牙。通过切除冠髓,利用根部牙髓的活力和修复能力来维持牙齿的正常功能。
儿童年轻恒牙发生牙髓炎时,若符合牙髓切断术适应证,是保留患牙的重要方法,需注意操作中尽量减少对根部牙髓的损伤。
成年患者一般较少采用牙髓切断术,多根据牙髓炎症情况选择根管治疗等方法。
4.根管治疗术:适用于各型牙髓炎。首先开髓引流缓解疼痛,然后通过根管预备去除感染牙髓组织,再进行根管消毒,最后用充填材料严密充填根管。根管治疗能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防止炎症进一步发展。
儿童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恒牙胚等结构,且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因为儿童牙齿还在发育中。
成年患者根管治疗后需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进行冠修复,以保护患牙,防止牙齿折裂。
二、根尖周炎的治疗
1.急性根尖周炎
应急处理
开髓引流:开通髓腔引流通道,缓解根尖部压力,减轻疼痛。急性根尖周炎时牙髓坏死,炎症产物积聚在根尖周,开髓引流可使引流顺畅,是首要的应急措施。
切开排脓:当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形成时,应在局部麻醉下切开排脓。一般在波动感最明显处切开,儿童患者切开时需注意操作安全,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调颌磨改:通过调颌减轻患牙的咬合负担,使患牙得到休息,促进炎症恢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患者,调颌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根尖周的压力。
2.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方法。通过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对于不同类型的慢性根尖周炎,如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囊肿等,根管治疗都能有效控制炎症。
儿童患者根管治疗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根管充填材料,且由于儿童牙齿根管较细,操作需更加精细。
成年患者根管治疗后,若根尖周病变较大,可能需要配合根尖手术等进一步治疗。
根尖手术:对于经过根管治疗仍无法治愈的根尖周病变,如根尖周囊肿等,可考虑根尖手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并进行根尖倒充填等操作来促进病变愈合。但根尖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评估后选择。
儿童患者根尖手术相对较少采用,除非病变非常严重且其他方法无效时才考虑,要充分权衡手术风险和收益。
成年患者根尖手术需在完善根管治疗基础上进行,术后要注意口腔卫生和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