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疱疹是什么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主要为HSV2,少数为HSV1)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的常见性传播疾病,病毒感染后在局部神经节潜伏,遇诱因可激活复发。其临床表现有原发性、复发性和亚临床型,诊断依靠临床症状及病毒培养、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查等实验室方法,治疗包括抗病毒和局部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需避免不洁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复发期性接触、性伴侣同时检查治疗等。
一、生殖器疱疹的定义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病原体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少数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
二、发病机制
当人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后,病毒会在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进入人体,然后在局部感觉神经节内潜伏。在某些诱因,如发热、劳累、酗酒、月经、精神创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作用下,潜伏的病毒会被激活,沿神经轴索移行至神经末梢,在皮肤黏膜表面引起复发性损害。
三、临床表现
1.原发性生殖器疱疹:首次感染HSV后,潜伏期为214天。临床表现为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24天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然后结痂自愈,病程一般为23周。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2.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原发皮损消退后,在受到诱发因素刺激后,病毒可复活而复发。复发疱疹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相似,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复发频率个体差异较大,有些人可能每年复发数次,而有些人复发次数较少。
3.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HSV感染。但此类患者可间歇性排毒,通过性接触传染给他人。
四、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根据患者有不洁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以及典型的生殖器部位水疱、溃疡等临床表现,可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
病毒培养:从水疱或溃疡处取标本进行病毒培养,是诊断HSV感染的“金标准”,但敏感性较低,且所需时间较长。
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HSV的核酸,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能快速准确地诊断HSV感染。
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HSV特异性抗体,可用于诊断HSV感染及区分HSV1和HSV2感染。但血清学检查不能区分是原发性感染还是复发性感染,也不能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
五、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病毒排放,加速愈合,预防或减少复发。
2.局部治疗: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可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1%喷昔洛韦乳膏等。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抗生素软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感染生殖器疱疹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新生儿感染等。孕期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需要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在分娩时,如果产道有疱疹病灶,为避免新生儿感染,建议行剖宫产。
2.儿童:儿童感染生殖器疱疹较为少见,可能是通过间接接触感染。在治疗时,应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护理,避免搔抓患处,防止继发感染。
3.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生殖器疱疹后病情可能较重,复发频率可能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4.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生殖器疱疹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且容易复发。治疗时需要加大抗病毒药物的剂量,延长疗程,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
七、预防措施
1.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生殖器疱疹的风险。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生殖器清洁、干燥。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马桶坐垫等物品。
3.对于有生殖器疱疹病史的患者,应避免在复发期间进行性接触。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酗酒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4.对于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