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手术前要做哪些检查
这是一篇关于近视眼手术术前检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的介绍。术前检查项目包括视力检查(含裸眼和矫正视力,为评估近视程度、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眼压检查(排除青光眼等疾病,正常眼压范围1021mmHg)、角膜地形图检查(了解角膜形态和曲率,检测不规则散光等)、角膜厚度测量(角膜中央厚度500μm以上较适合手术)、眼底检查(查看眼底结构,高度近视等人群易有病变)、泪液分泌测试(评估泪液分泌量和质量,正常为1015mm/5min)、瞳孔直径测量(暗光和亮光下分别进行,瞳孔过大增加术后眩光风险)。特殊人群方面,青少年建议18岁且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手术;老年人要全面评估眼部退行性病变,做好术后护理;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建议结束哺乳期身体恢复后手术;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疾病的患者需控制病情并多科室共同评估手术可行性。
一、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这是评估近视程度的基础。通过检测裸眼视力,可以了解患者不借助任何矫正工具时的视力状况;而矫正视力则是戴上眼镜后的视力,它能反映出患者眼睛的最佳矫正能力。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对视力的要求可能不同,比如青少年学生需要良好的视力来学习,而老年人可能对近视力要求较高。对于有高度近视病史的患者,视力可能更差,矫正视力的检测结果也能为后续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二、眼压检查
眼压检查是为了排除青光眼等眼部疾病。眼压过高可能是青光眼的征兆,而青光眼患者不适合进行近视眼手术。眼压的正常范围一般在1021mmHg之间。年龄增长可能导致眼压升高,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眼压。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的患者,眼压检查尤为重要,需要更加仔细地排查。
三、角膜地形图检查
角膜地形图检查可以全面了解角膜的形态和曲率。它能检测出角膜是否存在不规则散光等情况。不同年龄阶段角膜的形态可能有所差异,青少年的角膜可能还在发育中,而老年人的角膜可能会出现一些退行性变化。对于有角膜外伤史的患者,角膜地形图可以清晰显示角膜损伤的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手术以及制定更精准的手术方案。
四、角膜厚度测量
角膜厚度是决定能否进行近视眼手术以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角膜中央厚度应在500μm以上较为适合手术。年龄和生活方式对角膜厚度影响较小,但某些疾病可能导致角膜变薄。有角膜病变病史的患者,角膜厚度可能已经受到影响,需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五、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能查看视网膜、脉络膜等眼底结构是否正常。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病变,这些病变在手术前需要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年龄越大,眼底出现病变的可能性相对越高。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等生活方式的人,也可能增加眼底病变的风险。有视网膜疾病家族史的患者,眼底检查要更加全面和细致。
六、泪液分泌测试
泪液分泌测试主要评估泪液的分泌量和质量。近视眼手术后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和分布,导致干眼等问题。正常情况下,泪液分泌量应在1015mm/5min。年龄增长、长期使用空调等干燥环境以及长时间看电子屏幕等生活方式都可能影响泪液分泌。有干眼症病史的患者,泪液分泌测试结果可能异常,需要在手术前进行相应的治疗和调整。
七、瞳孔直径测量
瞳孔直径测量在暗光和亮光下分别进行。瞳孔过大可能会增加术后眩光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青少年的瞳孔相对较大,在暗光环境下更为明显。生活中经常在夜间活动的人,瞳孔直径的测量结果对手术的影响更为重要。有眼外伤史导致瞳孔异常的患者,测量结果能帮助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手术方案。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青少年:青少年的眼球还在发育阶段,一般建议年满18周岁且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再考虑手术。如果有手术需求,要更加谨慎地进行各项检查,因为其眼球的生理特征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眼部退行性病变,如白内障、黄斑病变等,在进行检查时要全面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术后恢复可能较慢,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和护理工作。
3.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由于孕期和哺乳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会影响眼部的生理状态,一般不建议在此期间进行近视眼手术。应在结束哺乳期后,身体恢复正常再考虑手术。
4.有全身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增加手术风险。在手术前,需要将病情控制稳定,并与眼科医生和内科医生共同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