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的常见性传播疾病,多数由HSV2引起,近年HSV1感染比例增加。其临床表现分初发型、复发型和亚临床型,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不同病史的人群感染后特点和影响各异。诊断方法有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抗病毒、局部和心理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治疗各有注意事项,预防需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有病史者要避免复发期性行为并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一、生殖器疱疹的定义和病原体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泌尿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中,单纯疱疹病毒分为1型(HSV1)和2型(HSV2),大多数生殖器疱疹由HSV2引起,但近年来HSV1感染导致的生殖器疱疹比例有所增加。
二、临床表现
1.初发型生殖器疱疹:初次感染HSV后出现症状,潜伏期为214天,平均35天。男性好发于包皮、龟头、冠状沟和阴茎等处;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阜、阴蒂、子宫等处,也可累及肛周、腹股沟。临床表现为簇集或散在的小水疱,24天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疼痛,然后结痂自愈。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为23周。
2.复发型生殖器疱疹:首次复发多出现在原发性感染消退后14个月内。复发频率个体差异较大,复发前患者常有前驱症状,如局部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等,随后在原发部位出现水疱和溃疡,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短,一般在1周左右自愈。
3.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即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HSV感染。但存在无症状排毒,有传染性,是生殖器疱疹的重要传染源。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影响
1.年龄因素:青少年感染生殖器疱疹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如自卑、焦虑等,且由于生殖系统仍在发育,需要特别关注病情对生殖健康的潜在影响。老年人感染后,由于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症状可能更严重,病程可能更长,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增加治疗难度。
2.性别因素:女性感染生殖器疱疹后,病毒可能会侵犯宫颈,增加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的发生风险。孕期女性感染生殖器疱疹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早产、流产等严重后果。男性患者如果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会影响精子质量,对生育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3.生活方式因素:有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吸烟、酗酒、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感染生殖器疱疹的风险,并且会影响病情的恢复。
4.病史因素: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生殖器疱疹后病情往往更严重,更容易复发,治疗效果也可能较差。
四、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生殖器部位出现簇集性水疱、溃疡,伴有疼痛等症状,结合有不安全性行为史,可做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病毒培养、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病毒培养是诊断生殖器疱疹的“金标准”,但敏感性较低;核酸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快速诊断;血清学检测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的HSV抗体,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感染状态和既往感染史。
五、治疗方法
1.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减少病毒排放、预防复发。
2.局部治疗: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可外用抗病毒药膏,如阿昔洛韦乳膏等,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愈合。
3.心理治疗:由于生殖器疱疹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医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感染生殖器疱疹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孕妇一旦确诊,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周、病情等情况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分娩时,若产道有疱疹病灶,为避免新生儿感染,多建议剖宫产。
2.儿童:儿童感染生殖器疱疹相对较少,主要通过间接接触感染。若儿童确诊,治疗时应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家长要注意患儿的护理,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
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的肿瘤患者等,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生殖器疱疹后病情往往较重,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需要延长抗病毒治疗时间,必要时联合增强免疫功能的治疗措施。
七、预防措施
1.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但不能完全预防。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生殖器部位清洁干燥,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浴盆等生活用品。
3.对于有生殖器疱疹病史的患者,应避免在复发期间发生性行为,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酒、感冒等诱发因素,以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