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食管瘘是怎么回事
气管食管瘘是气管与食管间有异常通道,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由胚胎发育异常致,常与食管闭锁同存;后天性可因外伤、医源性、疾病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表现为喂养困难、反复肺部感染;成人后天性有吞咽困难、咳嗽咳痰等。诊断靠食管造影、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上先天性尽早手术;后天性针对病因,同时营养支持、抗感染。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气管食管瘘是指气管与食管之间存在异常通道,正常情况下气管是气体通道,食管是食物通道,二者被气管食管隔分隔开,若胚胎发育过程中该分隔异常则可能形成气管食管瘘。
二、病因分类
1.先天性气管食管瘘
胚胎发育因素:多在胚胎发育第4-6周时,气管食管隔发育异常所致,常与食管闭锁同时存在,在早产儿中相对更易发生,女性和男性发生概率无显著性别差异,主要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等因素相关,若母亲在孕期有病毒感染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气管食管瘘的风险。
2.后天性气管食管瘘
外伤因素:胸部外伤如严重的胸部撞击、利器伤等可能导致气管与食管之间形成瘘道,例如车祸导致胸部受伤,可能损伤气管和食管组织从而引发后天性气管食管瘘,有明确胸部外伤病史的人群易患此病。
医源性因素:在胸部手术过程中,如食管癌手术、气管手术等,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可能损伤气管和食管组织而形成瘘,尤其是手术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发生概率相对较高,接受胸部相关手术的患者存在发生医源性气管食管瘘的风险。
疾病因素:如食管癌、气管恶性肿瘤等疾病,肿瘤组织侵蚀气管和食管壁,逐渐破坏正常组织结构,最终导致气管食管瘘的形成,有相关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是后天性气管食管瘘的高危人群。
三、临床表现
1.新生儿先天性气管食管瘘
喂养困难:新生儿在喂养时,尤其是经口喂养,会出现乳汁从口鼻呛出的情况,因为食物可通过瘘道进入气管,导致呛咳,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早产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更不成熟,这种呛咳和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更为严重,影响其正常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反复肺部感染:由于食物进入气管,可引发肺部炎症,表现为反复咳嗽、发热、呼吸急促等,新生儿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肺部感染的影响,若不及时处理,肺部感染可能会反复发生,加重病情。
2.成人后天性气管食管瘘
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时会感觉吞咽不畅,随着病情进展,吞咽困难可能逐渐加重,进食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这是因为食物可通过瘘道进入气管,影响正常的食管吞咽功能,不同病因导致的后天性气管食管瘘,吞咽困难出现的速度和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如食管癌引起的气管食管瘘,吞咽困难会逐渐进行性加重。
咳嗽、咳痰:当进食或饮水时,部分液体或食物可通过瘘道进入气管,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咳痰,痰液可能为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若合并肺部感染,咳痰量会增多,且痰液性质可能发生变化,如出现黄色脓痰等。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食管造影:通过口服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可观察到造影剂通过瘘道进入气管,从而明确气管食管瘘的存在以及瘘口的位置等情况,对于新生儿和成人都可以进行该检查,新生儿进行食管造影时需特别注意造影剂的用量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因造影剂误吸导致严重并发症。
胸部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气管与食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发现较小的瘘口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对于后天性气管食管瘘中由肿瘤等疾病引起的情况,还可以同时观察肿瘤的大小、范围等,胸部CT检查对于成人的诊断价值较高,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配合等情况。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可以直接观察气管内的情况,发现瘘口的位置、大小等,同时还可以进行活检等操作,进一步明确病因,对于先天性和后天性气管食管瘘都有诊断价值,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对气管和食管造成进一步损伤,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操作需更加谨慎。
五、治疗原则
1.先天性气管食管瘘
手术治疗:通常需要尽早进行手术修复瘘口,恢复气管和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新生儿的预后非常重要,一般在明确诊断后,若患者一般情况允许,应尽快安排手术,早产儿由于身体状况相对较差,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支持治疗,如改善呼吸功能、纠正营养状况等。
2.后天性气管食管瘘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的后天性气管食管瘘,需要根据肿瘤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对于外伤或医源性因素引起的气管食管瘘,需要修复损伤的组织,恢复气管和食管的完整性,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如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营养支持: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气管食管瘘患者,都需要进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对于新生儿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提供营养,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对于成人后天性气管食管瘘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鼻饲、胃肠造瘘等营养支持方式,营养支持要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营养配方和摄入量。
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有肺部感染等情况,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痰培养等检查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感染治疗要足够疗程,避免感染反复,对于新生儿和成人在抗感染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新生儿,要选择对其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