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眼部并发症统称,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等常见类型,各有不同发病机制及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诊断可通过眼底检查、OCT、FFA等方法,糖尿病患者一般每年需全面眼部检查,特殊人群需密切监测;预防与管理需严格控血糖、血压和血脂,还需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

一、常见类型及相关机制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发病机制: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视网膜的微血管。视网膜的微血管在高血糖环境下,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周细胞丢失,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微血管瘤形成、视网膜缺血缺氧等一系列改变。例如,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代谢紊乱会产生过多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攻击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年龄与性别影响:一般来说,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男性和女性在发病风险上并无显著的绝对差异,但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都面临较高风险。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且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会加重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概率。

病史影响: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的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病史短且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

2.糖尿病性白内障

发病机制:高血糖会影响晶状体的代谢。正常情况下,晶状体依赖葡萄糖进行代谢,高血糖时,过多的葡萄糖进入晶状体,在醛糖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晶状体内积聚,导致晶状体渗透压增加,吸收水分,纤维肿胀变性,最终形成白内障。

年龄与性别影响:糖尿病性白内障在各个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中都可能发生,男性和女性患病概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各年龄段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均会增加。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如大量吸烟、酗酒等会加重晶状体的代谢紊乱,促进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例如,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晶状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加速晶状体混浊。

病史影响:糖尿病病史越长,血糖控制越差,发生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可能性越大。

3.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高血糖可影响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和神经纤维的代谢。糖尿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会累及视神经的血管,引起视神经缺血缺氧,同时高血糖对神经纤维的直接毒性作用也会导致视神经功能受损。

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有发生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别差异不显著,但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各方面功能衰退,对高血糖的耐受性更差,相对更易出现该病变。

生活方式影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会影响机体的整体代谢状态,进一步加重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发展。

病史影响: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且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神经病变的风险较高。

二、诊断与筛查

1.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视网膜、视神经等眼部结构的病变情况,如是否存在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视神经乳头改变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够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的结构,对于早期发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等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可以动态观察视网膜血管的灌注情况,发现眼底镜不易察觉的微血管病变,如无灌注区、新生血管等,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金标准之一。

2.筛查建议

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糖尿病确诊后,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等。如果已经发现有糖尿病眼病的早期迹象,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如每3-6个月检查一次。

特殊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眼部情况,因为孕期血糖波动可能会影响眼部健康;青少年发病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相对较长,也需要加强眼部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眼病。

三、预防与管理

1.血糖控制

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眼病的关键。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显著降低糖尿病眼病的发生风险和减缓病情进展。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眼病的发生风险明显低于糖化血红蛋白较高的患者。

2.血压和血脂管理

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加重糖尿病对眼部血管的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要求更严格)。通过使用降压药物(如ACEI类、ARB类等)和调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来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

3.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度调整,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眼部血管波动等不良影响。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眼部血管的损伤,饮酒过量也会对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戒烟,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眼病主要是指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眼病白内障的治疗有哪些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病白内障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眼药水或其他药物来缓解症状,但这种方法通常无法根治白内障。手术治疗则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手术可以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并植入人工晶状体,从而恢复视力。 需要注意,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伤
糖尿病眼病症状和感觉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病的症状和感觉包括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黑影、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 1.视物模糊 由于高血糖对眼部微血管的损害,导致视网膜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患者看东西变得不清晰,就好像眼前有一层薄雾。 2.视物变形 患者可能会发现看到的直线变得弯曲,或者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这通常意味着视网膜黄斑区出现了
糖尿病眼病是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病主要是指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眼病好发于糖尿病患者。患者患病时,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如果不控制血糖的稳定,则会引起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白内障等眼部并发症。糖尿病眼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原因可诱发
肝功检查能检查出糖尿病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肝功检查是指肝功能检查,一般不能直接检查出糖尿病,但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肝功能检查通常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用于评估肝脏功能,不能直接检查出糖尿病,但肝功能检查可以间接反映血糖控制情况。例如,长时间高血糖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病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和
糖尿病15点多严不严重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15点多一般是指糖尿病血糖15mmol/L,糖尿病血糖15mmol/L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如果糖尿病血糖15mmol/L的患者身体状况良好,且及时接受治疗,控制血糖水平,一般不严重。但如果糖尿病血糖15mmol/L的患者长时间血糖异常,且未及时治疗,则比较严重,容易引起糖尿病肾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后果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长时间高血糖后果有引起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等。 1、糖尿病足 糖尿病控制不好,血糖长时间过高可能导致下肢神经异常,无法正常感受温度,容易发生足部烫伤,使足部出现溃疡、继发感染,引起糖尿病足。 2、糖尿病眼病 血糖长时间处于过高的水平,可能会破坏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血管内的液体渗出,
糖尿病眼病是怎么回事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可诱发糖尿病眼病。 一、基本病因 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时,可引起全身微血管病变,造成血管周细胞坏死,导致内皮细胞厚度变薄,损害内膜屏障功能,液体渗透时,可造成视网膜病变,形成糖尿病眼病。 二、诱发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可造成血管壁压力
糖尿病眼病日常应注意什么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病日常应注意科学进食、适当运动、病情监测等。 1.科学饮食 平时应该控制热量摄入,避免进食鱼籽、肥肉等食物,保证三餐规律,避免胡吃海喝,保持健康的体重。 2.适当运动 适当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但是不能进行举重、潜水等运动,以免眼压升高,加重病情。 3.病情监测 定期进
糖尿病眼病该如何预防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预防糖尿病眼病的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糖尿病、戒酒等。 1.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书,保证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防止本病发生。 2.积极治疗糖尿病 积极治疗糖尿病,能够维持血糖稳定,减轻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眼病。 3.戒酒 大量饮酒可引
糖尿病可以喝无糖饮料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饮用无糖饮料,但需注意避免过量,以防影响病情。 糖尿病病人因体内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当食用含糖食物时,糖类难以良好地合成糖原,进而导致血液中含糖量迅速上升。高血糖会对身体脏器产生不良影响,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像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病人可以适当饮用无糖饮料。不过不能过量,否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眼病怎么治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仍然分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遵循于普通的规律,日常需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如果属于轻度的糖尿病眼底病变,则通过此类治疗,即可明显缓解症状。但如果属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以后,则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包括局部用药,进一步发展到Ⅲ期后,进入Ⅳ期,需要手术治疗。包括激光治疗。所以,眼科治疗眼底病变并不特殊,
糖尿病人的尿是什么颜色
于江红 主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 三甲
尿的颜色,跟病没有多大的关系,跟日常饮水量以及进食的东西有关。如果喝水较少,出汗较多,尿的颜色就会加深,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物质较多引起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从而出现蛋白尿,如果尿里出现泡沫,则需要积极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以消除尿蛋白。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以吃槐花吗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些槐花。槐花有很多功效,能够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而且还可以解毒止痛、消炎、减轻水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些槐花。但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糖尿病眼病
姜静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众多慢性并发症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的血糖控制不佳,随着病程的延长,就容易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形成了糖尿病眼病,也叫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有可能会引起失明。治疗上首先要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控制好血糖,同时给予改善微循环,如果出现了眼底出血需要给予激光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