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的锻炼方法

来源:民福康

小脑萎缩患者可进行平衡、协调、步态、有氧运动训练,需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原则,平衡训练包括静态和动态,协调训练有手指精细动作和肢体协同运动,步态训练包含慢走和转身,有氧运动可选散步、太极拳,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方案、逐步增加强度并长期坚持。

一、平衡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可选择在平坦地面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尽量保持身体稳定,维持一定时间,如每次3-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有小脑萎缩的人群,静态平衡训练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其原理是通过不断刺激大脑对身体姿势的感知和调节机制来改善平衡功能。在进行静态平衡训练时,需注意环境安全,避免周围有易导致碰撞的物体,对于平衡能力较差的患者,可在他人保护下进行,防止摔倒受伤。

2.动态平衡训练:例如在直线上行走,像沿着房间内的一条直线前进,保持双脚交替落在直线上,步伐可从慢逐渐加快。动态平衡训练能进一步提高身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平衡调节能力,这是因为小脑在运动过程中对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控制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动态平衡训练可以强化小脑参与运动协调的功能。在进行动态平衡训练时,要根据自身平衡能力选择合适的直线长度和行走速度,对于年龄较大或平衡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应循序渐进,避免因速度过快或直线过长而导致失衡摔倒。

二、协调训练

1.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可以进行捡豆子、穿珠子等活动。通过手指的精细动作训练,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中与手指运动相关区域的神经活动,促进小脑对精细运动的协调控制。例如每天进行10-15分钟的捡豆子训练,从使用较大的豆子逐渐过渡到较小的豆子,以增加难度。对于儿童小脑萎缩患者,家长可陪伴并引导进行此类训练,同时要注意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豆子等小物件被误吞。对于老年小脑萎缩患者,要根据其手指灵活度选择合适大小的物品进行训练,避免因物品过小而增加误操作风险。

2.肢体协同运动训练:如进行双手同时画圆圈的动作,让双手在空间中协调配合完成相同的运动轨迹。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肢体之间的协同运动能力,使小脑更好地整合肢体运动信息,实现精准的运动协调。训练时可先从较慢的速度开始,逐渐加快速度,每次训练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在进行肢体协同运动训练时,要关注患者的肢体力量和协调情况,对于肢体力量较弱的患者,可适当给予辅助,但要尽量让患者自主完成动作,以最大程度刺激小脑功能的恢复。

三、步态训练

1.慢走训练:选择平坦的道路进行慢走,保持步伐均匀,注意行走时的姿势,抬头挺胸,双眼平视前方。慢走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步态稳定性,小脑参与步态的调节,通过慢走训练能让小脑更好地适应并调整步态相关的神经控制机制。一般每次慢走15-20分钟,每天1-2次。对于患有小脑萎缩的肥胖人群,慢走训练相对较为安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关节负担,同时锻炼步态;而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小脑萎缩患者,要注意慢走的强度和时间,避免因过度劳累加重心血管负担,可在医生评估后确定合适的慢走方案。

2.转身训练:在慢走过程中进行缓慢的转身动作,转身时要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转身训练能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整体协调能力,尤其是对小脑调节身体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的能力进行锻炼。训练时要逐步增加转身的频率和难度,但要以保持平衡为前提,每次转身训练可进行5-10次,每天多次进行。对于老年小脑萎缩患者,转身时动作要更加缓慢,家人可在旁边随时准备提供帮助,防止因转身过快导致失衡跌倒。

四、有氧运动训练

1.散步:作为一种较为温和的有氧运动,适合大多数小脑萎缩患者。每周可进行3-5次散步,每次散步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速度以自我感觉稍微有点气喘但仍能持续行走为宜。散步时身体的轻微晃动和节奏性运动有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同时对小脑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患有小脑萎缩且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散步时间和强度要根据血糖情况适当调整,避免在血糖过低时进行散步,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对于行动不便的小脑萎缩患者,可在室内进行慢速的来回走动,同样能起到一定的有氧运动效果。

2.太极拳: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且连贯,在练习过程中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对于小脑萎缩患者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肢体柔韧性都有较好的锻炼作用。可以每周参加1-2次太极拳课程进行学习,然后在家中每天进行15-30分钟的练习。太极拳的独特运动方式能够刺激小脑对身体姿势和动作的精细调节,对于改善小脑萎缩患者的运动功能有一定帮助。但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因动作错误导致受伤,尤其是对于平衡功能较差的患者,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简化太极拳的练习。

五、注意事项

1.个体化原则:不同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病史的小脑萎缩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锻炼方案。例如年轻患者身体耐受性相对较好,可适当增加锻炼强度和难度;老年患者则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性,选择较为温和的锻炼方式。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在进行锻炼时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压波动过大;对于有骨关节疾病的患者,要选择对关节压力较小的锻炼方式,如游泳等水中运动,既能进行锻炼又能减少关节负担。

2.循序渐进:无论是哪种锻炼方法,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锻炼,以免患者身体无法承受而受伤。应该从低强度、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时间和难度。例如在进行平衡训练时,先从短时间的静态平衡训练开始,随着平衡能力的提高,再逐步增加训练时间和难度,过渡到动态平衡训练等。

3.长期坚持:小脑萎缩的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患者要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将锻炼融入日常生活中。即使在锻炼过程中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也不能放弃,因为长期的锻炼有助于持续刺激小脑功能的改善和身体运动功能的维持。

了解疾病
小脑萎缩
小脑具有维持身体平衡与协调机体运动的作用,小脑萎缩在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属于一种疾病,一般是由于多神经系统遗传、退行性变等因素累及小脑的一种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轻度的脑萎缩能康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头轻度脑萎缩的病人是不能治愈的,可以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轻度脑萎缩的病人,可能会再次表现出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神经衰弱的症状,可以多举办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到医院复查。
老人脑萎缩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人脑萎缩能够缓解,但不能根治。脑萎缩是一种脑部结构和形态的改变。老年人脑萎缩,是一种神经元的变性疾病,或是大脑的退化,可以经过药物来控制症状的恶化,但无法根治。一般是以大脑萎缩为主,一般没有任何症状,但严重的会表现出痴呆,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脑萎缩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萎缩比较好的治疗方法是根据医生的指导经过静脉输液营养细胞和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当表现出脑萎缩的时候需要到医院做一个脑部ct检查,看一下脑萎缩的病变范围和大小然后再进行治疗,脑萎缩会造成患者表现出记忆力减退或者是头痛、头晕的症状。在平常生活中要定时的到医院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还要控制好自
脑萎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有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原因。随着年龄增加小脑也防止不了表现出萎缩,是正常生理现象,病理性现象例如遗传性共济失调会表现出小脑萎缩会明显或是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都可能会造成小脑萎缩,若是病理性需要及时治疗。
年轻人的轻度脑萎缩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度脑萎缩也是比较严重的,正常很难完全逆转这种疾病,轻度脑萎缩可能和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现阶段只有药物改善大脑循环和新陈代谢的情况,只能延缓疾病的进展,但不能治愈疾病。比如尝试用神经营养药物、神经功能锻炼,甚至高压氧等治疗。
皮层脑萎缩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皮层萎缩的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因为会使病人失去一定的行动能力和思考能力,如果治疗的话也是要及时的缓解这个病情,但是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很有可能导致复发。建议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来控制这个病情,避免越来越严重。
老年性脑萎缩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性脑萎缩不可治好的,萎缩是不可逆的。但治疗过程可以移植生物细胞到患者体内,使其分化再生为神经元,经过补充还原的脑细胞,可以激活内源性生物细胞,经过分泌细胞因子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恢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改善脑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
是什么原因导致脑萎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现阶段造成脑萎缩大致有两种主要原因。第一、生理性脑萎缩:在生理条件下,人们一旦步入中老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组织部分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老化,组织细胞功能退化,所以,患上脑萎缩并不稀奇。第二、病理性脑萎缩:脑组织细胞在各种疾病的影响下,细胞的功能损伤,坏死,表现出局限性的萎缩。比如:脑血管
怎样防止脑萎缩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避免脑萎缩要从避免造成脑萎缩的一些疾病和外界因素入手。如:一、戒烟酒,长时间的饮酒会造成酒精中度,过度抽烟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破坏脑实质促使神经细胞萎缩。二、预防脑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这些疾病可以使脑血管长时间缺血而造成脑萎缩。三、理疗、按摩、功能锻炼对
脑萎缩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是无法彻底恢复的,所以,患有这种疾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因此提高生活质量。此外,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辣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改变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并且定期到医院复查,
腔隙性脑梗死引起脑萎缩
肖新桃 主任医师
娄底市中心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有可能会引起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是由脑深穿动脉闭塞引起的,病因多为脑动脉硬化闭塞,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饮酒等。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可给予抗血小板的聚集,口服双抗血小板的药物或者除颤抗凝等治疗。与其他类型的脑梗塞相比,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恢复较好,但是也需要重视腔隙脑梗的后续治疗、康复治疗才能够达到
脑起搏器对脑萎缩有用吗
张宇清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小脑萎缩本身是影像上的表现,做磁共振发现小脑有萎缩。会带来不同的症状,比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所谓共济失调就是上肢拿东西不稳,用筷子夹菜,但是送不到嘴里。下肢症状就是走路的问题,脚底像踩棉花一样,深一脚浅一脚。所以这种共济失调的表现,应用起搏器治疗是没有效果的。小脑萎缩也有可能还有其它的问题,比如引起小脑性震颤,小脑的齿状核功能缺失以后造
老年痴呆和脑萎缩一样吗
毛之奇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里的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脑萎缩,老年痴呆病人随着病情的进展,脑萎缩较为严重,且非常明显,最后会像瘪了的核桃。但是,很多病人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会明确脑萎缩,此时应避免过度紧张。人随着老龄化也会出现脑萎缩,但脑萎缩不一定会引起老年痴呆。
脑出血后遗症脑萎缩的表现
蒋同伯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说明脑出血位置在小脑,由于脑出血压迫导致小脑萎缩。小脑主要起到调节平衡的功能,所以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的主要表现为平衡方面出现障碍,比如行走不稳、恶心、呕吐、天旋地转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根据临床表现采取相关的治疗,以缓解相关不适症状。
中医能否治疗橄榄体脑桥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属于一种神经病性的疾病。大多数表现为帕金森综合症的临床表现,首先要根据患者是否属于肌强直还是震颤,还是属于步态异常等症状。从症状层面来判断,中医大多数治疗效果是不会好的,但可能会延缓疾病的发展。一般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大多数能够有效的延缓病情的发展。
如何治疗橄榄体脑桥脑萎缩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治疗分为四个层面。第一、病因治疗。如果是变性性疾病,主要是年龄老化造成的,主要跟遗传相关。遵医嘱使用抗氧化应激药物来进行治疗;第二、根据相对应的症状进行治疗。如果病人出现震颤或者运动循环,临床上,主要按照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标准来进行用药;第三、延缓疾病的发展,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一般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修复治疗,如丁苯酞,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