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怎么治疗
低血糖昏迷需立即补充糖分,意识清者口服含糖高食物,不清者静脉注射葡萄糖;要寻找并去除诱因,调整降糖治疗方案、排查其他疾病因素;后续需持续监测血糖、观察病情变化,稳定后进一步评估制定长期方案并加强糖尿病教育。
一、立即补充糖分
1.口服糖类:对于意识清楚的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尽快口服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水、含糖饮料、糖果等。因为口服糖类能快速被胃肠道吸收,使血糖迅速升高。例如,一杯150-200毫升的含糖饮料(含糖量约15-20克)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血糖水平。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和体重合理选择含糖量,以避免过量摄入糖分。
2.静脉注射葡萄糖:如果患者意识不清无法口服,需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一般成人剂量为20-40毫升,快速推注能迅速纠正低血糖状态。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时要注意速度和剂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静脉注射葡萄糖时也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防止血糖波动过大。
二、寻找并去除诱因
1.调整降糖治疗方案:如果低血糖昏迷是由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引起,如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剂量过大等,需要及时调整降糖治疗方案。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重新评估胰岛素的剂量和注射时间;对于口服降糖药患者,要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例如,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调整药物时要谨慎权衡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风险。
2.排查其他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低血糖昏迷,如胰岛细胞瘤等。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CT等,以明确是否存在这些疾病。如果是胰岛细胞瘤引起,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等相应治疗。对于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在排查诱因时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状态,调整检查和治疗方案。
三、监测与后续处理
1.持续监测血糖:在患者血糖回升后,仍需要持续监测血糖,一般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以确保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对于老年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糖不宜回升过快过高,要逐渐调整至合适水平。
2.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情况。如果患者再次出现意识障碍或其他异常表现,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儿童患者,除了监测血糖外,还要关注其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因为低血糖可能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影响。
3.进一步评估与治疗: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要进一步评估导致低血糖昏迷的根本原因,制定长期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例如,如果是由饮食不规律引起,要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如果是药物因素导致,要调整药物并进行定期随访。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对低血糖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