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有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不典型症状(精神萎靡、视力模糊、反复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有特殊人群特点及相关表现,一旦发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干预治疗,家长对有高危因素的孩子要密切关注。
一、典型症状
1.多饮多尿:小儿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使得尿量增多。孩子可能会频繁去厕所排尿,而且因为水分丢失过多,会出现明显的口渴症状,表现为比平时喝更多的水。例如,正常情况下孩子每天喝水量相对稳定,而患糖尿病时喝水量会显著增加,排尿次数也明显增多。
2.多食:虽然摄入食物量增加,但体重却可能下降。这是因为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身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从而刺激孩子产生饥饿感,导致食欲亢进,总是想吃东西,但吃进去的能量不能被有效利用,所以体重不增反降。比如原本体重稳定的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体重逐渐减轻,同时食量却增大。
3.体重下降: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反而消耗自身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持续下降。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体重下降可能会比较明显,表现为身材比同龄孩子瘦弱,皮下脂肪减少等。
二、不典型症状
1.精神萎靡:血糖异常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状态,使得孩子精神不振,显得比较倦怠,不愿意活动,注意力不集中等。例如平时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变得不爱玩耍,总是无精打采。
2.视力模糊:血糖波动可能会影响眼内的渗透压,导致晶状体屈光改变,从而引起视力模糊。如果小儿突然出现视力方面的变化,如看东西不清楚等,要考虑到糖尿病的可能。比如孩子原本视力正常,近期发现看书、看黑板时模糊不清。
3.反复感染: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小儿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反复的感染,如皮肤感染(疖肿、痈等)、泌尿系统感染(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等。因为高血糖会削弱孩子的免疫力,使得身体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
三、特殊人群特点及相关表现
1.婴幼儿:婴幼儿糖尿病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除了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不增外,还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由于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口渴等症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比平时爱哭闹,喂养困难等情况。例如,原本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幼儿,突然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同时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增多。
2.学龄儿童:学龄儿童可能会因为视力模糊等情况影响学习,或者因为反复感染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状态。比如因为视力下降导致课堂上看不清黑板内容,进而影响学习成绩;或者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频繁请假等。
小儿糖尿病一旦发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血糖检测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以便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有家族糖尿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孩子,更要提高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