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帕金森病为何会出现抑郁
帕金森病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会使大脑相关神经环路失衡、前额叶皮质功能受影响从而增加抑郁风险,其他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大脑结构改变、炎症反应等多因素也参与其中,不同人群因自身差异在抑郁表现和程度等方面有不同情况,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预防帕金森病抑郁
一、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与抑郁的关联
帕金森病患者脑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受损,多巴胺是调节情绪的重要神经递质。研究发现,多巴胺系统的功能障碍会影响大脑的奖赏、动机和情绪调节等相关脑区的活动。例如,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通路的破坏,使得大脑中与情绪相关的神经环路失衡,进而增加抑郁发生的风险。多巴胺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前额叶皮质等区域的功能,而前额叶皮质在情绪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它的功能受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影响时,就容易引发抑郁症状。
二、神经递质失衡的多因素影响
除多巴胺外,其他神经递质也参与其中。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代谢异常也与帕金森病抑郁相关。帕金森病患者体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5-羟色胺水平波动。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脑内5-羟色胺转运体表达改变,影响了5-羟色胺的再摄取和传递,从而干扰情绪调节机制,使得抑郁更容易出现。不同年龄、性别的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差异,在神经递质失衡导致抑郁的表现和程度上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因为整体神经功能衰退,神经递质调节的缓冲能力下降,抑郁症状相对更明显;女性帕金森病患者在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下,神经递质失衡引发抑郁的风险可能与男性存在差异。
三、大脑结构改变对抑郁的作用
帕金森病会引起大脑结构的改变,如纹状体萎缩、海马体积减小等。纹状体是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的投射区域,其萎缩会进一步加重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带来的影响,进而影响情绪相关的神经调控。海马体积减小会影响记忆、情绪调节等功能,因为海马在情绪的加工和存储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生活方式角度看,长期患病导致患者生活受限,可能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而大脑结构的改变又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有帕金森病病史的患者,大脑结构的进行性改变是抑郁发生的一个重要病理基础,不同生活方式下的患者,由于身体活动、社交等情况不同,大脑结构改变对抑郁的影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四、炎症反应与抑郁的关系
帕金森病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升高。这些炎症因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和神经环路的功能,从而诱发抑郁。炎症反应会破坏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影响神经递质在脑内的正常分布和传递。年龄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身体的炎症反应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炎症因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可能更显著,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等,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可能对预防帕金森病抑郁有一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