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什么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甲状腺炎性疾病,病因多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前常有病毒感染史;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以及甲状腺局部疼痛、肿大等;诊断依据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ESR)和放射性核素扫描;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还需关注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一、病因
多数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常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流行性腮腺炎之后,发病前患者常有病毒感染史,病毒可能使甲状腺滤泡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起病急骤,有发热、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
2.甲状腺局部表现
甲状腺疼痛与肿大:甲状腺区域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疼痛加重,甲状腺可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质地较硬。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会出现甲状腺部位的不适及全身症状;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患此病,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更易诱发该疾病。
三、诊断依据
1.症状与体征:根据上述的全身症状和甲状腺局部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疾病早期由于甲状腺滤泡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加,可出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呈现甲状腺毒症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滤泡内激素耗竭,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甚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TSH升高。
红细胞沉降率(ESR):多数患者ESR显著增快,可作为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3.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见甲状腺摄取放射性核素功能降低,呈现“冷结节”表现,对诊断有辅助价值。
四、治疗
1.对症治疗:对于疼痛明显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缓解疼痛;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明显者,可适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但一般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适当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在使用药物时需格外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需根据儿童体重等情况谨慎评估,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孕妇:孕妇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在治疗时需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非甾体抗炎药在妊娠晚期使用需谨慎,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确保孕妇甲状腺功能维持在合适范围以保障胎儿正常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患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对老年人胃肠道、心血管等系统有潜在影响,需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甲状腺功能的监测也需更频繁,因为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不典型,但对机体健康影响不容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