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由长期高血糖致神经、血管病变及感染等多种因素致足部病变。发病机制相关因素有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老年、不良生活方式等致足部感觉异常)、血管病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致足部缺血,老年、吸烟、血糖控制差者风险高)、感染(足部易感染且加重病变,病史长、控制差者风险高)。临床表现有足部外观改变、感觉异常、溃疡或坏疽。预防与管理需严格控血糖、足部护理(检查、清洁、选合适鞋袜)、定期就医检查。

一、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出现神经病变,影响足部的感觉神经,使得患者对足部的疼痛、温度、压力等刺激的感知减退或丧失。例如,患者可能感觉不到足部的小伤口,但实际上伤口已经存在,进而不能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导致伤口逐渐恶化。从年龄角度看,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本身身体机能衰退,神经病变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从性别方面,暂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神经病变发生率不同的明确证据;生活方式上,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血糖升高,进而加重神经病变;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神经病变相关的足部问题。

血管病变:糖尿病会引起血管病变,主要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足部的血液供应减少。血管狭窄或闭塞会使得足部组织缺血,影响足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修复能力。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下降,发生血管病变的风险相对更高;性别因素对血管病变的直接影响不显著;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会加重血管病变;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差的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率高。

感染:由于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佳等因素,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一旦感染发生,又会进一步加重足部的病变,形成恶性循环。各年龄段、各性别患者都可能发生感染,但糖尿病病史长、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感染风险更高。

二、临床表现

足部外观改变:可能出现足部皮肤干燥、皲裂、颜色改变,如肤色变暗、发黑等,还可能有足部畸形,像足趾变形等情况。

感觉异常:前面提到的感觉减退或丧失,严重时可能感觉不到足部的疼痛等刺激。

溃疡或坏疽:足部可能出现溃疡,严重的会发展为坏疽,坏疽又分为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等不同类型。

三、预防与管理

血糖控制: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合理的降糖药物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对于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血糖的特殊管理;生活方式上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运动;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规范治疗。

足部护理:每天要检查足部,观察足部是否有伤口、红肿等情况;保持足部清洁,但是要注意避免过度泡脚等可能损伤足部皮肤的行为;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到挤压和摩擦。例如,选择宽松、舒适、透气的鞋子,合适厚度的袜子等。

定期就医: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的相关检查,如血管超声、神经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足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局部溃烂、感染性疾病,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能不能泡脚?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个慢性并发症,正常在患有糖尿病足以后,足部容易发生感染。在长期的泡脚过程中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应当采用一些温水洗脚,不主张长期的泡脚。
糖尿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的护理确诊抱括运动无耐力,有传染的危险,舒适度发生改变,并发症(糖尿病)焦虑,技术缺少,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的护理主要是要防寒,穿合适的鞋、鞋垫、袜子。鞋底不要太薄,适当的活动,要勤仔细观察自己的脚有否破溃、红肿等表现,不要泡脚,不要实施足底的推拿,避免刮擦,始终保持皮肤的完整性。积极
糖尿病需不需要做手术?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足的病人来说,有没有必要做手术,要根据足部的血液循环受阻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足部已经表现出了坏疽,那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其次,如果表现出了急性骨髓炎,也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如果血液循环没有完全受阻,病变较轻,可进行保守治疗。
糖尿病初期症状与治疗是什么?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临床中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初期正常会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同时还会伴随肢端发凉、发麻和局部皮肤溃烂等症状,但由于个人体质以及病情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所表现的症状也会所有不同;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卡波糖胶囊和利奈唑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其次还可以应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药镇痛消炎。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可以表现出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前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表现出全脚坏疽。
糖尿病真的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治是能治好的,但是应当要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好,正常在加强血糖监测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并要持久控制。同时,要纠正脂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纠正水肿。对于严重的糖尿病足病人,尤其是合并肾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的病人,还需
患了糖尿病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根据合理的方法以及平时的药物控制。形成糖尿病足是由于下肢血管闭塞和神经病变的结果所导致的,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足时首先应当针对性的控制血糖。在平时要及时的去医院对血糖浓度进行监测,可以服用适量抗生素,此外在平时注意不要让身体受伤,这样会导致感染,因此增加了病情严重,在生活中不
早期糖尿病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早期糖尿病足是可以治好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期比较多见的一种并发症之一,在早期病情比较轻的时候是可以经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恢复的。正常恢复的时间比较的长,主要是经过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来改善的。平时用药的同时要注意脚部的卫生,每天用温水洗脚,适当的按摩脚部来促进血液的循环。
糖尿病人能吃海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能吃海鲜,海鲜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海鲜中脂肪含量低,对血糖影响小,但要注意烹制方法,以水煮、清蒸为佳,而油焖、红烧、煎炸则不好,注意像鱼籽、蟹黄等含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就不要吃了,还有就是最好吃新鲜的海鲜,不要吃腌制的海鲜
糖尿病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轻的能治好,如果比较严重的话预后就很差了。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以及微血管,还有周围神经共同损害导致的。它的治疗首先应当严格控制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局部应用抗感染的药物。糖尿病足如果早期治疗,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治疗起来现在难度还是很大,在地方上或者是有很多外科医生,经过治疗以后,病人是长期不愈,因为糖尿病足是一个需要多学科进行协助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医生,需要血管外科医生,需要骨科医生以及需要专门处理创面大夫进行综合治疗,不是说是单纯在某一个科室进行治疗就可以。因为现在在医院里对床位使用率或者是住院周期影响比较大,糖尿病足病人一般需要治疗
糖尿病保肢和截肢的治疗标准如何判断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保肢还是截肢还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病人保肢意愿比较强烈,然后结合着身体状况,然后才能给出治疗建议,对于身体条件比较差,而且对于保肢意愿不是很强病人,可能是考虑截肢治疗,而对于保肢治疗意愿比较强,同时身体条件还可以情况下,因为进行保肢治疗得需要经过好多次手术才能够进行保肢,需要进行血管开通手术,下肢这种骨搬运
糖尿病与脚气鉴别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时导致的并发症,由于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肢体感觉减弱下肢血流减少,逐步供血不足而表现为冷热感觉下降、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疼痛以及动脉减弱或消失等,容易合并溃疡、坏疽等症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足部皮肤病,表现为瘙痒、脱皮、干燥、干裂、水泡、糜烂等症状,要积极清除致病菌,防止复发。
糖尿病溃烂用什么药治疗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溃烂要给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溃烂由于末梢血液循环严重下降导致的,营养的缺乏会导致足部出现溃疡,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的营养支持。同时要进行基础的降糖治疗,保证患者的血糖水平平稳,才能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可以治疗好吗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不能治疗好,只是控制不再继续发展,维持现状。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而导致的严重慢性病,病情是不可逆的。当长期高血糖就会导致下肢末梢神经,感觉障碍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远端外周微血管病变,可出现逐步溃疡、疼痛、坏阻等症状。建议平时要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发生糖尿病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