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哪些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多样,有疼痛症状,包括颈部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且腹压增加时加剧;有感觉异常,如受累区域麻木和感觉过敏;有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力下降和肌肉萎缩;有反射异常,如受累神经根对应的腱反射改变,且不同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
一、疼痛症状
颈部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颈部的疼痛,这种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活动颈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研究表明,颈部肌肉由于神经根受压等因素,会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引发疼痛,常见于颈肩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等。
上肢放射性疼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具特征性的表现。由于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疼痛会从颈部向肩部、上肢放射,疼痛范围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一致。例如,颈5-6神经根受累时,疼痛可放射至上臂外侧、前臂桡侧及拇指、食指;颈6-7神经根受累时,疼痛放射至前臂背侧及中指、无名指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患者难以忍受,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情况下,疼痛可能会加剧。
二、感觉异常
麻木: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常出现麻木感,麻木范围与放射性疼痛区域往往有一定关联。比如上述提到的神经根受累区域,患者会感觉相应部位皮肤麻木,就像有一层薄纱覆盖一样,这种麻木感可能会持续存在,也可呈间歇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感觉功能和日常活动。
感觉过敏:部分患者在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还可能出现感觉过敏现象,即对正常的刺激反应过度,如对轻触皮肤的感觉也会觉得过于强烈,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刺激后,神经传导功能发生改变所致。
三、运动功能障碍
肌力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能会出现肌力下降。例如,手部的握力可能会减弱,患者可能会发现拿东西时容易掉落,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一些精细动作,如持筷、系纽扣等。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正常支配,导致肌肉力量减弱。
肌肉萎缩:长期的神经根受压得不到有效缓解,受累肌肉会逐渐出现萎缩,常见于小鱼际肌、骨间肌等手部小肌肉。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加重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的上肢功能明显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四、反射异常
腱反射改变:受累神经根对应的腱反射可能会出现异常。比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可能会减弱或消失。以肱二头肌反射为例,正常情况下叩击肱二头肌肌腱会引起前臂屈曲动作,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由于神经根受损,该反射可能会减弱或消失,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可通过神经系统检查来发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更容易出现颈部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等表现;中老年人群由于颈椎退变等因素,病情可能相对更为复杂,症状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女性在孕期或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对颈椎病的症状产生一定影响,如疼痛感觉可能更为敏感等。对于有颈椎病史的人群,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表现可能会在原有基础上加重或出现新的变化,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和及时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