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的症状有什么
骨刺是关节因软骨磨损破坏等引发骨头修补增生的自然老化现象,常见部位症状各异,颈椎骨刺有颈部疼痛可放射、上肢麻木无力、头晕视物模糊;腰椎骨刺有腰部疼痛劳累加重、下肢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膝关节骨刺有膝关节疼痛随病情加重、膝关节肿胀伴炎症、膝关节活动受限。
颈椎骨刺:
颈部疼痛:颈部常出现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在颈部活动时,如低头、抬头、转头等,疼痛可能会加重。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颈椎长期劳损等原因,更容易出现颈椎骨刺,进而引发颈部疼痛等症状;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颈椎承受的压力不均衡,也会增加颈椎骨刺发生的风险,导致颈部疼痛等症状更易出现。
上肢麻木、无力:如果骨刺压迫到颈部的神经,可能会引起上肢的麻木、无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拿东西不稳、握力下降等。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神经本身可能存在一定损伤,此时颈椎骨刺压迫神经更容易导致上肢麻木、无力症状的出现且可能相对更严重。
头晕、视物模糊:当颈椎骨刺影响到椎动脉供血时,可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在转头时症状可能会突然加重,这是因为转头会进一步影响椎动脉的血流,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原因,本身椎动脉供血就相对容易出现问题,再加上颈椎骨刺的影响,更容易发生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腰椎骨刺:
腰部疼痛:腰部会出现疼痛,站立、行走或劳累后疼痛往往加重,休息后可得到一定缓解。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腰椎承受的负荷较大,容易导致腰椎骨刺形成,进而引发腰部疼痛;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退变,也容易出现腰椎骨刺及腰部疼痛症状。
下肢放射性疼痛:当腰椎骨刺压迫到神经根时,可引起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电击样痛。对于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人群,腰椎的结构已经存在一定异常,此时再出现腰椎骨刺,更容易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
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要停下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这是由于骨刺等因素导致椎管狭窄,影响神经供血,行走时神经缺血加重而出现症状。中老年人随着腰椎退变加重,发生间歇性跛行的风险相对较高。
膝关节骨刺:
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疼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早期可能在上下楼梯、蹲起时疼痛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行走平地也会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可能会逐渐加重。肥胖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更容易出现膝关节骨刺及疼痛症状;女性在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骨代谢发生改变,也会增加膝关节骨刺发生的风险,导致膝关节疼痛等症状。
膝关节肿胀:部分患者会出现膝关节肿胀,可伴有局部温度升高。这是因为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关节积液等情况。老年人膝关节软骨本身已经存在一定磨损,再加上骨刺的刺激,更容易出现膝关节肿胀症状。
膝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肿胀等原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表现为屈伸不利,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长期膝关节活动受限会影响患者的日常行走、上下楼等活动能力,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