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软组织损伤症状
腰椎软组织损伤常见症状包括疼痛(部位多样、性质不同)、活动受限(腰部及日常活动受影响)、肌肉痉挛(可触摸到紧张发硬肌肉)、压痛(损伤部位按压有明显痛感)及其他伴随症状(局部肿胀、下肢放射痛等),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症状表现会有差异。
疼痛
疼痛部位:多表现为腰部局部疼痛,可位于腰椎两侧的肌肉处,也可出现在腰椎正中部位。不同患者疼痛部位可能略有差异,这与损伤的具体软组织位置有关。例如,腰部肌肉拉伤时,疼痛常集中在拉伤肌肉所在区域;而腰椎韧带损伤,疼痛可能更靠近韧带附着部位。
疼痛性质:疼痛可为钝痛、刺痛或酸痛等。急性损伤时,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呈刺痛或剧烈钝痛;慢性损伤则多为酸痛或隐痛,且可能在劳累后、受凉后加重。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机体修复能力下降,疼痛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恢复相对缓慢。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疼痛敏感度产生影响,使疼痛感觉有所不同。
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前屈时可能无法像正常那样弯腰拾物,后伸时也不能达到正常的后伸幅度。生活方式久坐、久站的人群,腰椎软组织更容易劳损,发生损伤后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有腰椎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软组织损伤时,活动受限往往比初次损伤时更严重,恢复也更困难。
身体其他部位关联:由于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活动,如穿衣、翻身、起坐等动作都会变得不灵活。儿童患者身体柔韧性相对较好,但腰椎软组织损伤后也会出现活动受限,且儿童可能因疼痛不太配合活动,家长需注意观察其日常活动表现来发现问题。
肌肉痉挛
表现:损伤的软组织会刺激周围神经,导致肌肉出现不自主的痉挛,触摸腰部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呈条索状。急性损伤时肌肉痉挛往往较为明显,慢性损伤也可能存在肌肉痉挛情况,只是程度相对较轻。在寒冷环境中,腰椎软组织损伤患者的肌肉痉挛可能会加重,因为寒冷刺激会使肌肉兴奋性增高。老年患者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下降,肌肉痉挛发生后恢复相对较慢,且更容易反复出现。
压痛
按压位置:在损伤的软组织部位进行按压时,会有明显的压痛感。通过按压可以初步判断损伤的大致位置,比如按压腰椎两侧肌肉时,能明确疼痛最明显的肌肉部位。对于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较厚,压痛可能不如消瘦患者明显,但仍可通过适当增加按压力度来寻找压痛点。妊娠期女性由于腹部增大,腰椎承受的压力不同,腰椎软组织损伤后压痛位置和表现可能与非妊娠期有所差异,需特别注意检查方法和判断。
其他伴随症状
局部肿胀:部分严重的腰椎软组织损伤可能会伴有局部肿胀,这是因为软组织损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组织水肿。急性损伤时肿胀出现较快,慢性损伤一般肿胀不明显。儿童患者血液循环较快,肿胀消退相对可能较快,但也要密切观察肿胀变化情况。
下肢放射痛:当腰椎软组织损伤累及神经时,可能会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可从腰部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或外侧放射到足部。例如,腰椎间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刺激到神经根时,就可能引发下肢放射痛。年龄较大的患者合并有腰椎退变等情况时,更容易出现神经受压相关的下肢放射痛表现。女性患者在孕期或更年期,由于内分泌等变化,神经敏感性可能改变,下肢放射痛的表现也可能有不同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