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恶心呕吐的病因
对于恶心呕吐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三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包括发病年龄与性别、起病急缓、诱因及伴随症状;体格检查涵盖一般情况、腹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妊娠试验等)、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胃镜、头颅CT/MRI等)及其他相关检查。
一、病史采集
1.发病年龄与性别: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疾病谱不同。儿童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感染、先天消化道畸形等有关;育龄女性需考虑妊娠相关情况;男性若有胆道疾病等病史需重点排查。例如儿童感染性胃肠炎引发的恶心呕吐较为常见,而老年患者出现慢性恶心呕吐则需警惕肿瘤等慢性疾病。
2.起病急缓:急性起病的恶心呕吐常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急性胰腺炎等。如进食不洁食物后数小时内出现急性起病的恶心呕吐,多考虑急性胃肠炎。慢性起病的恶心呕吐可见于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程可达数月甚至数年。
3.诱因:了解是否有饮食因素,如进食过多油腻食物后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胆囊炎、胰腺炎相关;是否有药物服用史,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可引起药物性恶心呕吐;是否有头部外伤、内耳疾病等,如梅尼埃病可因内耳平衡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
4.伴随症状:
腹痛:若恶心呕吐伴上腹部疼痛,可能是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等;伴下腹部疼痛需考虑肠梗阻、阑尾炎等。例如消化性溃疡患者常表现为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
发热:伴有发热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肺炎等引起的恶心呕吐,也可见于急性阑尾炎等。
头痛:如恶心呕吐伴头痛,需考虑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膜炎等。
黄疸:恶心呕吐伴黄疸提示肝胆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胆道梗阻等。
腹泻:恶心呕吐伴腹泻多见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性疾病。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脱水的患者可表现为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
2.腹部检查:触诊腹部了解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例如急性胆囊炎患者右上腹可有明显压痛,Murphy征阳性;肠梗阻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减弱。
3.神经系统检查:对于伴有头痛、意识障碍等情况的患者,需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了解有无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等,以排查颅内病变。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阑尾炎等;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可能与过敏相关。
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可了解有无肝胆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如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害;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提示胰腺炎;电解质检查可发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可导致恶心呕吐。
妊娠试验:育龄女性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进行妊娠试验,以排除妊娠相关呕吐。
2.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可用于检查肝胆胰脾等脏器的病变,如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
胃镜检查:对于上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如胃炎、胃溃疡、食管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黏膜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头颅CT或MRI:对于怀疑颅内病变引起的恶心呕吐,如脑出血、脑梗死、颅内肿瘤等,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3.其他检查:对于怀疑内耳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可进行耳科相关检查,如前庭功能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