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康复锻炼和药物辅助。一般治疗有休息与姿势调整,如急性发作期适当休息、注意睡眠用具选择,还有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红外线照射等;康复锻炼包括腰部伸展运动和核心肌群锻炼;药物辅助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使用禁忌。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姿势调整
急性发作期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每坐30-60分钟应起身活动5-10分钟,伸展腰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站立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挺胸收腹,骨盆中立位,可减少腰部肌肉的额外负担。对于有弯腰工作习惯的人群,应尽量使用坐立位的工作方式,以减轻腰部压力。
睡眠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一般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能保持脊柱的生理曲度;枕头高度以一拳高为宜,使颈椎与脊柱在同一水平线上,从而维持腰部的正常生理结构,减轻腰肌劳损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骨骼和肌肉的退变,更需要注意床垫和枕头的选择,合适的睡眠用具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腰肌劳损。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腰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且热敷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加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腰部按摩,能放松腰部肌肉。按摩可以采用揉、按、滚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但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病的人群,按摩需谨慎,应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避免因不当按摩导致病情加重。
红外线照射: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改善腰部组织的血液循环。红外线照射距离腰部皮肤约30-50厘米,每次照射15-20分钟,每天1-2次。孕妇腰部进行红外线照射时需特别谨慎,应避免照射腹部,防止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二、康复锻炼
1.腰部伸展运动
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抱住一侧膝关节,慢慢将其拉向胸部,保持10-15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3-5次。这种运动可以增加腰部的柔韧性,缓解腰肌紧张。对于老年人,进行该运动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腰部扭伤。
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向左或向右弯曲身体,感受腰部肌肉的伸展,左右各重复5-8次。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弯腰时要缓慢,防止因血压波动引起头晕等不适。
2.核心肌群锻炼
平板支撑是一种有效的核心肌群锻炼方法,双肘和双脚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坚持30-60秒,每天可进行3-4组。平板支撑可以增强腹部和腰部的核心力量,稳定腰椎。对于儿童,由于其骨骼和肌肉发育尚未完全,不建议进行平板支撑锻炼;对于肥胖人群,进行平板支撑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仰卧起坐也是锻炼核心肌群的方法之一,但对于腰部有损伤的人群要谨慎。仰卧起坐时,双腿屈膝,双手抱头,利用腹部力量将上半身抬起,每次抬起时要缓慢,避免快速用力导致腰部受伤。
三、药物辅助(仅提及药物名称)
在腰肌劳损的治疗中,可根据情况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可以缓解腰部疼痛和炎症,但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使用时需谨慎,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对于孕妇和儿童,应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孕妇使用可能会影响胎儿发育,儿童使用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