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根尖周炎怎么治
牙周炎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需注意不同人群及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和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植骨术等,要考虑全身性疾病及老年患者特殊情况);根尖周炎治疗有应急处理(开髓引流、切开排脓等,需注意不同年龄段护理)和根管治疗(根管预备、消毒、充填等,要考虑特殊病史及特殊时期患者情况)。
一、牙周炎的治疗
1.基础治疗
口腔清洁:患者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日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使用巴氏刷牙法。同时,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菌斑,这有助于去除局部的菌斑微生物,是治疗牙周炎的基础。对于患有牙周炎的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因口腔清洁能力相对较弱,家长需协助其做好口腔清洁;老年人可能因牙齿松动等问题,需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洁工具。
龈上洁治:由专业医生通过超声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龈上的牙结石、菌斑等,减轻牙龈的炎症,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但对于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洁治。不同性别在牙周炎基础治疗中的需求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牙周状况,需更注重口腔清洁和定期洁治。
龈下刮治:去除位于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和菌斑,深入牙周袋内进行操作,可有效消除牙周袋内的致病因素,控制牙周炎症进一步发展。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的炎症程度,需劝导其戒烟以提高治疗效果。
2.手术治疗
牙周翻瓣术:当牙周炎发展到较严重阶段,牙周袋较深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牙周翻瓣术。通过翻开牙龈瓣,彻底清除根面的菌斑、牙石等,修整牙槽骨形态,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该手术适用于深牙周袋、牙槽骨吸收明显的患者。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手术前需良好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植骨术:如果牙槽骨吸收导致骨缺损,可进行植骨术,植入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促进牙槽骨的再生,为牙齿提供更稳定的支持。对于老年患者,由于骨代谢较慢,植骨术后需注意营养支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促进骨愈合的营养物质。
二、根尖周炎的治疗
1.应急处理
开髓引流:急性根尖周炎发作时,首要的是打开牙髓腔,引流根尖周的脓液,缓解疼痛。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用牙钻去除龋坏组织,打通根管,使根尖周的脓液通过根管引流到口腔。对于儿童患者,开髓引流时需特别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恒牙胚等组织。
切开排脓:如果根尖周脓肿已达骨膜下或黏膜下,有明显的波动感时,需切开排脓,以迅速减轻疼痛和肿胀。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切开排脓后的护理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家长协助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扩散。
2.根管治疗
根管预备:在急性期缓解后,进行根管治疗。首先清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通过机械预备和化学消毒的方法,将根管扩大成形,为后续的充填做准备。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根管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因治疗刺激引发心血管意外。
根管消毒: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进一步杀灭根管内的残余细菌,常用的有氢氧化钙等药物。对于女性患者处于孕期等特殊时期,选择根管消毒药物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
根管充填:用充填材料严密充填根管,封闭根管系统,防止细菌再次侵入,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老年患者由于牙齿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等情况,根管充填时需根据牙齿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