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经常牙龈肿痛是什么原因
老人牙龈肿痛可由口腔局部因素、全身系统性疾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引发,口腔局部因素包括牙结石堆积、龋齿未及时治疗、不良修复体;全身系统性疾病有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不良生活方式包含口腔卫生习惯差、吸烟、饮食不均衡。
一、口腔局部因素导致老人牙龈肿痛
1.牙结石堆积:老人口腔卫生若维护不佳,食物残渣、唾液中的矿物质等会逐渐沉积形成牙结石。牙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牙龈肿痛、出血等。研究表明,约70%以上的牙龈炎患者与牙结石堆积有关,牙结石的机械刺激和细菌滋生是导致牙龈炎症的重要因素。老人由于牙齿咀嚼功能下降,可能更易出现食物嵌塞等情况,进而促进牙结石的形成。
2.龋齿未及时治疗:老人牙齿发生龋齿后,若龋洞未得到及时修补,龋坏组织会进一步发展,累及牙髓及根尖周组织,炎症可扩散至牙龈,引起牙龈肿痛。当龋齿发展到深龋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牙本质小管或穿通的髓腔感染周围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3.不良修复体:老人若佩戴不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修复体的边缘不贴合、表面不光滑等情况会刺激牙龈组织,长期摩擦可造成牙龈的慢性炎症,出现牙龈肿痛。不合适的假牙会影响牙龈的正常血液循环和卫生清洁,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引发牙龈炎症反应。
二、全身系统性疾病引发老人牙龈肿痛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的细菌容易滋生繁殖。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生长,且糖尿病会影响牙龈组织的血管和神经功能,使牙龈对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导致牙龈肿痛等口腔炎症的发生概率升高。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牙周炎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而牙周炎常伴有牙龈肿痛症状。老人本身患糖尿病的几率相对较高,若血糖控制不稳定,更易出现牙龈肿痛问题。
2.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白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下降。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袭牙龈组织,引起牙龈肿胀、疼痛,还可能伴有牙龈出血不易止住等表现。其他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也会导致牙龈出血、肿痛等症状,老人患血液系统疾病时,牙龈肿痛可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
3.内分泌紊乱:老人进入老年期后,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如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女性老人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影响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使牙龈对菌斑等刺激因素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出现牙龈肿痛。男性老人也可能存在雄激素水平变化等内分泌相关的情况,进而影响牙龈的健康。
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老人牙龈肿痛
1.口腔卫生习惯差:老人若长期不刷牙、不漱口,口腔内会堆积大量的食物残渣、菌斑等,这些物质会不断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症,出现牙龈肿痛。部分老人由于牙齿缺失等原因,可能忽视口腔清洁,导致口腔卫生状况恶化,增加了牙龈肿痛的发生风险。
2.吸烟:吸烟是导致牙龈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降低牙龈组织的抵抗力,使牙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出现肿痛。老人长期吸烟的话,烟草中的成分会持续对牙龈产生不良影响,加重牙龈的炎症程度。
3.饮食不均衡:老人饮食中如果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素,会影响牙龈的健康。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牙龈变得脆弱,容易出血、肿痛。例如,长期摄入新鲜蔬菜水果过少的老人,更易出现因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牙龈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