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牙龈出血怎么回事
一吸牙龈出血有局部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包括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刺激致牙龈炎症出血,青少年、吸烟及糖尿病患者易患)、牙周炎(比牙龈炎严重,有牙周袋等,口腔卫生差、年龄大、吸烟、有家族遗传者易患)、牙龈外伤(刷牙等不当行为致牙龈破损出血)、食物嵌塞(食物残渣嵌塞压迫牙龈致炎出血);全身因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影响凝血致牙龈出血,有家族遗传、接触放射性物质等风险)、内分泌紊乱(妊娠期女性激素变化致妊娠期牙龈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口腔感染出血)、其他全身性疾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或血小板异常出血,长期服抗凝剂影响凝血致出血,不同疾病有相应病史特点)
一、局部因素导致一吸牙龈出血
1.牙龈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会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牙龈组织变得脆弱,一吸就容易出血。牙菌斑是不断在牙齿表面形成的细菌薄膜,牙结石则是牙菌斑钙化后形成的坚硬物质,它们持续刺激牙龈,使得牙龈红肿、易出血。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容易患牙龈炎;成年人中,长期吸烟、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也更易出现牙龈炎导致一吸牙龈出血的情况。
2.牙周炎:牙周炎是比牙龈炎更严重的牙周组织疾病,除了有牙龈炎症外,还伴有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牙周炎会破坏牙周支持组织,使得牙龈附着丧失,一吸时牙龈受到压力就会出血。患有牙周炎的人往往口腔卫生较差,且可能存在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相对更易患牙周炎,而长期吸烟、有家族遗传因素等也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
3.牙龈外伤:刷牙用力过猛、使用过硬的牙刷、不当的剔牙等行为都可能造成牙龈的外伤,导致一吸时出血。比如刷牙时横向拉锯式刷牙,会损伤牙龈边缘,使牙龈出现破损、出血。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因不当口腔清洁行为导致牙龈外伤出血。
4.食物嵌塞:食物残渣嵌塞在牙齿邻面,会压迫牙龈组织,引起牙龈的炎症和出血。例如进食后没有及时清理牙齿,食物长时间滞留在牙缝中,刺激牙龈,导致一吸时出血。各种年龄的人群都可能遇到食物嵌塞的情况,尤其在进食粗纤维食物后容易发生,不良的咀嚼习惯也会增加食物嵌塞的几率。
二、全身因素导致一吸牙龈出血
1.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容易出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也会影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生成减少或凝血因子异常,从而出现牙龈出血症状。血液系统疾病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家族遗传血液病史的人群需特别关注,而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也可能增加患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
2.内分泌紊乱: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出现妊娠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一吸时也会出血。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包括牙龈的炎症,从而导致出血。妊娠期女性在孕期各阶段都可能受激素影响出现牙龈问题,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血糖控制不稳定都易出现口腔并发症。
3.其他全身性疾病:像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疾病,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和血液循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或血小板异常,进而引起牙龈出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华法林等),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肝硬化患者多有长期饮酒、肝炎等病史,脾功能亢进可能由多种基础疾病引起,不同基础疾病导致的全身疾病会有相应的年龄、病史等特点,而服用抗凝剂的人群则有明确的用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