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怎么回事
牙龈肿痛常见原因有牙周炎、牙龈炎、智齿冠周炎、食物嵌塞、全身性疾病等,表现为牙龈红肿、触碰疼痛等,应对建议包括保持口腔清洁,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
1.牙周炎:是导致牙龈肿痛较为常见的原因。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会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牙龈出现红肿、出血,进而可能伴有疼痛。一般来说,菌斑是不断在牙齿表面形成的柔软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牙石则是菌斑矿化后形成的坚硬物质,长期积累会持续刺激牙龈。例如,长期不认真刷牙、口腔卫生状况差的人群,更容易患牙周炎出现牙龈肿痛。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但口腔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整体口腔卫生差的人群更易发病。
2.牙龈炎:主要是由于牙龈组织受到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炎症。牙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会引起牙龈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也可伴有疼痛。比如,青少年由于处于牙齿替换期等原因,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困难,较易患牙龈炎导致牙龈肿痛;而一些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饮酒的人,也会增加牙龈炎的发生风险,因为吸烟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饮酒可能破坏口腔内环境的稳定。
3.智齿冠周炎:多见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发生炎症。智齿萌出空间不足,被牙龈瓣覆盖,食物残渣易堆积在龈袋内,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出现牙龈肿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面部肿胀等。年轻人群中智齿萌出的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18-25岁左右的人群,女性和男性在智齿萌出导致冠周炎方面没有明显性别差异,但智齿阻生等情况可能与个体的牙列发育等因素有关。
4.食物嵌塞:当食物残渣嵌入牙齿邻接部位时,会对牙龈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牙龈的炎症和肿痛。比如,牙齿排列不整齐、有龋齿导致牙齿形态异常等情况,容易造成食物嵌塞。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为牙齿排列等问题出现食物嵌塞,而有牙齿排列不齐等口腔问题的人群风险更高,生活中喜欢吃黏性较大食物的人也易发生食物嵌塞进而导致牙龈肿痛。
5.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牙龈肿痛,如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等),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牙龈可能出现肿胀、出血、疼痛等症状;内分泌紊乱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内环境受影响,易发生感染,导致牙龈肿痛。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高就不利于口腔伤口愈合等,更容易出现牙龈肿痛且恢复相对困难;白血病患者由于血液中异常细胞增多等原因,牙龈肿痛可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需要综合治疗。
二、牙龈肿痛的相关表现及应对建议
1.表现:牙龈肿痛时,牙龈部位除了红肿外,可能有触碰疼痛、出血等情况,不同病因导致的牙龈肿痛可能还伴有其他伴随症状,如牙周炎可能伴有牙齿松动,智齿冠周炎可能伴有张口困难等。
2.应对建议:首先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及时漱口,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对于牙周炎、牙龈炎等情况,可以通过洗牙等方式清除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如果是智齿冠周炎,局部可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冲洗;对于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牙龈肿痛,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牙龈肿痛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的方法和力度,因为儿童口腔较娇嫩,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家长可辅助清洁;孕妇牙龈肿痛时,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因为孕期身体状况特殊,用药需谨慎,尽量通过局部清洁等非药物方式缓解症状;老年人牙龈肿痛时,要考虑是否有全身疾病影响,如糖尿病等,需及时控制基础疾病并注重口腔局部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