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儿童牙龈出血的原因包括局部口腔因素(菌斑牙石堆积致牙龈炎症出血、牙龈炎、牙齿萌出异常)和全身性疾病相关因素(血液系统疾病影响凝血致出血、维生素缺乏、内分泌紊乱),应对需做好口腔局部护理、排查全身性疾病、调整饮食,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局部口腔因素导致儿童牙龈出血
1.菌斑、牙石堆积:儿童若口腔卫生不佳,食物残渣、细菌等会形成菌斑,长期积累可矿化形成牙石。牙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易出血。研究表明,口腔内菌斑牙石的存在是引发儿童牙龈炎症进而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菌斑中的细菌会产生毒素,破坏牙龈组织的健康。例如,在对有牙龈出血症状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时,多数能发现明显的菌斑牙石附着。
2.牙龈炎:儿童患牙龈炎时,牙龈组织处于炎症状态,血管通透性增加,轻微刺激就易导致出血。儿童可能因刷牙方法不正确、口腔清洁不到位等引发牙龈炎。比如,使用过硬的牙刷或刷牙力度过大,会损伤牙龈,诱发炎症出血。牙龈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与口腔卫生状况和局部刺激因素相关。
3.牙齿萌出异常:在牙齿萌出过程中,部分儿童可能出现牙龈局部肿胀等情况,影响牙龈的正常状态,导致牙龈出血。例如乳牙萌出时,牙龈覆盖牙齿,萌出过程中可能刺激牙龈引起出血,这是正常牙齿萌出阶段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但也需要注意口腔清洁以防止感染加重出血情况。
二、全身性疾病相关因素导致儿童牙龈出血
1.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受到影响,牙龈容易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刺激后出血不止。再如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等,进而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同时可能伴有贫血、发热等其他表现。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牙龈变得脆弱,容易出血。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缺乏时胶原蛋白合成障碍,牙龈组织的韧性降低。而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也可能引起牙龈出血。儿童如果挑食、饮食不均衡,容易出现维生素缺乏情况,例如长期不吃新鲜蔬菜水果的儿童,患维生素C缺乏性牙龈出血的风险增加。
3.内分泌紊乱:青春期儿童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情况,如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出血。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一般在青春期发育阶段,若口腔卫生不佳,更容易出现牙龈炎症出血的情况与内分泌变化有一定关联,但主要还是局部因素起主导作用。
三、儿童牙龈出血的应对及注意事项
1.口腔局部护理: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同时,可使用牙线辅助清洁牙齿缝隙。对于因牙齿萌出导致的牙龈出血,可使用干净的纱布轻轻擦拭牙龈部位,保持口腔清洁。
2.全身性疾病排查:如果儿童牙龈出血频繁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皮肤瘀斑、贫血、发热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排查血液系统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全身性疾病因素。
3.饮食调整:保证儿童饮食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以及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西兰花等,鼓励儿童不挑食、不偏食,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预防因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牙龈出血。
4.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婴幼儿,家长在清洁口腔时要格外轻柔,选择适合儿童的口腔清洁工具。青春期儿童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同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变化,若出现牙龈出血等异常及时就诊。对于有全身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的儿童,更要加强口腔健康监测,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