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颌畸形矫正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牙齿矫正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矫正、隐形矫正和外科正畸联合治疗。传统矫正中的固定矫治器适用于大多数牙颌畸形患者,活动矫治器用于简单牙颌畸形早期或辅助矫正;隐形无托槽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且注重美观的成年患者;严重骨性牙颌畸形需外科正畸联合治疗,该方式复杂、风险创伤大,特殊人群需多学科协作评估治疗。
一、传统矫正方法
1.固定矫治器矫正:
原理:通过黏结剂将矫正装置固定于牙齿上,患者不能自行摘戴,医生通过调整弓丝等部件来移动牙齿,达到矫正牙颌畸形的目的。固定矫治器种类较多,如金属托槽矫治器,其利用金属托槽和弓丝的力学作用来移动牙齿。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固定矫治器能有效移动牙齿,改善牙列拥挤、牙间隙、牙齿错位等问题。例如,对于牙列拥挤的患者,固定矫治器可逐步排齐牙齿,使牙齿排列更加整齐。
适用人群:适用于大多数牙颌畸形患者,包括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及成年患者),只要口腔卫生条件较好,能配合医生治疗的患者均可考虑。对于青少年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利用固定矫治器矫正能更好地利用生长潜力来调整牙颌关系;成年患者也可通过固定矫治器改善牙列不整齐等问题,但治疗周期可能相对较长。
2.活动矫治器矫正:
原理:由患者自行摘戴的矫正装置,通过患者的咀嚼力等作用来移动牙齿。活动矫治器一般由基托、固位装置和加力装置等部分组成。它可以用于简单的牙颌畸形矫正,如个别牙的错位、轻度牙列拥挤等。例如,对于个别牙齿轻度舌向错位的情况,活动矫治器可通过加力装置逐渐将牙齿向唇向移动。
适用人群:适用于简单牙颌畸形的早期矫正或作为固定矫治器的辅助矫正。儿童患者在替牙期出现的一些简单牙颌问题,可考虑使用活动矫治器。因为儿童在替牙期牙齿还在不断替换,活动矫治器相对容易调整和更换,且患者可自行摘戴,便于口腔清洁。
二、隐形矫正方法
1.隐形无托槽矫治器矫正:
原理:采用一系列个性化设计的透明可摘矫治器来矫正牙颌畸形。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根据患者的牙齿模型制作出不同阶段的矫治器,患者按照顺序更换矫治器,逐步移动牙齿达到矫正目的。隐形无托槽矫治器美观性好,患者几乎不会感觉到矫治器的存在,而且可以自行摘戴,方便进食和口腔清洁。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隐形无托槽矫治器在改善牙齿排列、关闭牙间隙等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对于轻度至中度牙列拥挤的患者,使用隐形无托槽矫治器可以在相对美观的情况下完成矫正。
适用人群:适用于轻、中度牙颌畸形患者,尤其注重美观的成年患者。因为其美观性好,对于一些对社交形象较为在意的成年患者是较好的选择。但对于严重的牙颌畸形,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矫正方法。同时,患者需要有良好的依从性,能够按照医生要求按时更换矫治器,一般每两周左右更换下一副矫治器。
三、外科正畸联合治疗
1.原理:对于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单纯的正畸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正畸科医生和口腔颌面外科医生联合治疗。先通过正畸治疗排齐牙齿、调整上下牙弓的关系,然后进行外科手术,移动颌骨位置来矫正骨性畸形,最后再通过正畸治疗进行精细调整。例如,对于严重的下颌前突或上颌前突等骨性牙颌畸形,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适用人群:适用于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患者,如骨性地包天(下颌前突)、骨性龅牙(上颌前突)等患者。这类患者往往伴有明显的骨骼发育异常,单纯正畸无法解决骨骼问题,必须通过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但该治疗方式相对复杂,手术风险和创伤相对较大,需要患者充分了解治疗过程和风险,并且术后恢复也需要一定时间。特殊人群如伴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后才能考虑该治疗,且要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评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