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刷牙总是牙龈出血是怎么回事
牙龈出血常见原因包括牙周炎、牙龈炎、刷牙方式不当,其他因素有全身性疾病、药物因素,应对建议是改善口腔卫生习惯、及时就医检查。
一、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
1.牙周炎:是导致早晨刷牙牙龈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口腔中的牙菌斑、牙结石等会长期刺激牙龈,引发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在炎症状态下,牙龈变得脆弱,刷牙时受到机械刺激就容易出血。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中牙龈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病情越严重,出血情况往往越明显。一般来说,患有牙周炎的人群除了牙龈出血,还可能伴有牙龈红肿、牙齿松动等症状,其发病与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如长期不认真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牙周炎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年轻人若口腔卫生习惯不佳也可能患上牙周炎,而老年人由于牙齿磨损、牙龈萎缩等因素也易受其困扰。
2.牙龈炎:牙龈炎主要是牙龈组织的炎症,多由牙菌斑堆积引起。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毒素会刺激牙龈,使牙龈组织充血、水肿,质地变得松软脆弱,刷牙时很容易出血。临床观察发现,牙龈炎患者的牙龈通常呈暗红色,轻轻触碰就可能出血。其发病与日常口腔清洁不到位直接相关,比如刷牙时间过短、刷牙不彻底等。不同性别在牙龈炎的发病上并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对其影响较大,如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的炎症程度,使牙龈出血更易发生。对于儿童,若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患上牙龈炎,表现为刷牙时牙龈出血等症状。
3.刷牙方式不当:如果刷牙时用力过大,或者使用硬毛牙刷,会对牙龈造成机械性损伤,从而引起出血。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地清洁牙齿。很多人由于刷牙方法不正确,长期对牙龈造成过度刺激,导致早晨刷牙时出现出血情况。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存在刷牙方式不当的问题,年轻人可能因为没有掌握正确刷牙方法而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也可能因习惯等因素沿用不恰当的刷牙方式。
二、其他可能因素
1.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如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使得牙龈容易出血且不易止住。还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口腔内环境改变,容易滋生细菌,增加牙龈炎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出现牙龈出血现象。对于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在口腔护理上要更加谨慎,因为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口腔出血的恢复等情况。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全身性疾病的影响而出现牙龈出血,例如儿童也可能患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牙龈出血。
2.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牙龈出血,如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等),这类药物会抑制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容易出血。在使用这类药物的人群中,需要密切关注口腔牙龈的状况,一旦出现出血情况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不同年龄使用相关药物的人群都可能面临因药物导致牙龈出血的风险,老年人可能因患有多种疾病而使用多种药物,需尤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口腔的影响。
三、应对建议
1.改善口腔卫生习惯: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晚认真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使用软毛牙刷。同时,还可以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清除牙齿缝隙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等。
2.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早晨刷牙牙龈出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牙龈红肿、牙齿松动、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等),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进行口腔检查以及必要的全身性疾病排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等,就医时更要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