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电休克疗法
抑郁症电休克疗法是通过短暂适量电流刺激大脑引发全面性癫痫发作来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能调节神经递质改善抑郁症状。适用严重抑郁症且药物无效等情况及伴有躯体疾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实施包括术前检查沟通获同意、术中麻醉后给电流刺激及术后观察。有认知(短期记忆减退可逆)、躯体(头痛肌肉酸痛等)常见风险,老年、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电休克疗法的定义与原理
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therapy,ECT)是一种通过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发全面性癫痫发作来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电流刺激大脑神经细胞,改变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等多种机制来改善抑郁症状。大量研究表明,电休克疗法能快速调节脑内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代谢和功能,从而缓解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自杀观念等核心症状。
二、电休克疗法的适用情况
1.严重抑郁症患者:对于那些重度抑郁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强烈自杀观念或紧张性木僵等严重症状的患者,电休克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例如,一些长期受重度抑郁症困扰,经过多种抗抑郁药物规范治疗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的患者,电休克疗法可以迅速发挥作用。研究显示,约70%-80%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在接受电休克治疗后症状能得到显著缓解。
2.伴有躯体疾病的抑郁症患者:当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而不能耐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时,电休克疗法是合适的选择。比如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抑郁症患者,由于抗抑郁药物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电休克疗法相对不依赖药物代谢来发挥作用,能避免药物对躯体疾病的不利影响。
三、电休克疗法的实施过程
1.术前准备:包括详细的身体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电休克治疗。还会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治疗的风险和益处,获得知情同意。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其心肺功能等基础状况,确保术前各项指标在安全范围内;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脑部疾病病史,更要谨慎评估。
2.治疗过程:患者会被安置在合适的治疗床上,通过静脉给予短暂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然后通过电极给予适量电流刺激大脑。整个过程通常持续几分钟,患者会经历短暂的癫痫发作,一般每次治疗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治疗安全。
3.术后观察:患者在术后会被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观察,直到完全清醒。恢复室医护人员会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情况,一般观察1-2小时左右,确保患者无明显不适后再让其离开。
四、电休克疗法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1.常见风险
认知方面: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记忆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研究发现,约20%-30%的患者在接受电休克治疗后会出现短期记忆障碍,但这种记忆障碍大多是可逆的,一般在治疗后的几周至几个月内会逐渐恢复。
躯体方面:可能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治疗后几天内会自行缓解。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电图的短暂改变,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电休克治疗时,要更加密切监测其心肺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治疗中对生命体征的波动更为敏感。在术前要充分评估其心脏的耐受力,术后要加强对身体恢复情况的观察,确保安全。
儿童患者:儿童抑郁症患者一般不首先考虑电休克疗法,只有在非常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效的情况下才谨慎评估使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电休克疗法对其大脑发育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需要充分权衡,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最小化对儿童未来生长发育的可能不良影响。
孕妇患者:孕妇抑郁症患者使用电休克疗法需要极其谨慎,只有在危及孕妇生命或胎儿安全等极端情况下才会考虑。要充分评估治疗的必要性和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采取特殊的监测和防护措施,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