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是怎么回事
牙龈肿痛常见原因有牙周炎(菌斑牙石刺激致慢性炎症)、牙龈炎(牙菌斑软垢堆积引发炎症,青春期、妊娠期易患)、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致周围组织炎症);伴随症状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面部肿胀发热等;预防需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初步应对可局部冷敷、保持口腔清洁(淡盐水漱口)
一、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
1.牙周炎:是导致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会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细菌及其毒素侵犯牙周组织,导致牙龈红肿、出血,伴有疼痛。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且有口腔卫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罹患,若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会加重牙周炎的发展,使牙龈肿痛症状更严重且不易控制。
病理机制:牙周袋内的细菌产生多种酶和毒素,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结构,炎症介质释放引起牙龈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出现肿痛。
2.牙龈炎:主要是由于牙龈边缘附近的牙菌斑、软垢等堆积,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青春期少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易患青春期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肿痛等;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改变,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也易发生妊娠期牙龈炎,出现牙龈肿痛情况。一般有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生活方式的人群易患,且有经期、孕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的人群因激素变化等因素风险增加。
病理机制: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产物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组织内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引起牙龈肿痛。
3.智齿冠周炎: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群,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局部牙龈红肿、疼痛,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症状。有智齿萌出情况的人群易出现该问题,若智齿位置异常、萌出空间不足则更易引发冠周炎导致牙龈肿痛。
病理机制:智齿周围的盲袋容易积存食物残渣和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炎症扩散导致牙龈肿痛。
二、牙龈肿痛的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关联
1.伴随牙龈出血: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常伴有牙龈出血,若牙龈肿痛同时伴有频繁出血,需警惕牙周组织破坏较严重,可能存在牙周袋加深等情况,应及时就诊评估牙周健康状况。对于儿童患者,牙龈出血伴肿痛可能提示局部刺激因素未有效清除,如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导致菌斑堆积等。
2.伴有牙齿松动:牙周炎进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牙齿松动,若牙龈肿痛同时牙齿松动明显,说明牙周组织破坏严重,需及时进行牙周治疗,控制炎症发展,防止牙齿进一步松动脱落。不同年龄人群牙齿松动原因可能不同,儿童牙齿松动伴牙龈肿痛可能与乳牙替换期局部炎症等有关,成人则多与牙周炎等慢性疾病相关。
3.伴有面部肿胀、发热:智齿冠周炎严重时可引起面部肿胀,甚至伴有发热,提示炎症扩散,可能发展为间隙感染等更严重的情况。此时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对于青少年智齿冠周炎出现面部肿胀、发热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其全身状况,及时就医防止感染加重影响身体健康。
三、牙龈肿痛的预防及初步应对
1.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可有效清除牙菌斑、软垢等刺激物,减少牙龈肿痛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刷牙方法略有不同,儿童需在家长帮助下掌握正确刷牙方式,确保口腔清洁到位;成年人要坚持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内潜在问题,如早期龋齿、牙结石等,早期处理可预防牙龈肿痛等口腔疾病的发生。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更应增加口腔检查频率,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易引发口腔感染。
2.初步应对
局部冷敷:在牙龈肿痛初期,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肿痛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多次冷敷,有助于减轻牙龈肿胀和疼痛。但儿童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需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冷敷。
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淡盐水有一定杀菌消炎作用,可缓解牙龈肿痛症状。但对于儿童,要注意淡盐水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刺激口腔黏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