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s骨折有什么治疗方法
Colles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保守治疗中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大多稳定性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用于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严重粉碎等情况;康复治疗分早期(固定期手指、肩肘部活动)、中期(骨折初步愈合后腕关节活动度和力量训练)、后期(骨折愈合后全面功能恢复训练),各阶段根据患者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调整。
一、保守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1.适用情况:对于大多数稳定性Colles骨折患者可首选手法复位外固定,尤其适用于无严重骨质疏松等影响骨折稳定因素的患者。
2.操作要点:通过牵引、复位等操作恢复骨折的解剖对位,然后使用外固定装置,如前臂石膏夹板或高分子夹板等固定骨折部位,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固定时间。在复位及固定过程中需考虑患者年龄因素,儿童骨骼可塑性强,复位要求相对宽松;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因素复位时需更轻柔操作以避免二次损伤。同时要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牢固的固定以保障骨折愈合。
(二)经皮撬拨复位外固定
1.适用情况:适用于一些复杂的Colles骨折,如骨折端有明显嵌插、手法复位困难的患者。
2.操作及优势: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对骨折端进行撬拨复位,然后配合外固定装置固定。这种方法相对创伤较小,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同时也考虑到了患者的创伤恢复情况,减少了传统切开复位带来的较大创伤及并发症风险。
二、手术治疗
(一)切开复位内固定
1.适用情况
严重粉碎性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及外固定难以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性。
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的Colles骨折,需要切开复位同时处理神经血管问题。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老年患者若骨折粉碎严重且预期功能恢复要求不高时可能需谨慎选择手术;而年轻患者由于对功能恢复要求高,更倾向于手术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功能预后。生活方式方面,从事精细工作或对肢体功能要求高的年轻患者更适合手术治疗。
2.手术方式: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钢板、克氏针等。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进行精确复位后用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术后需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
三、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固定期间)
1.手指活动: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包括握拳、伸指等动作,每天多次,每次10-15分钟。这有助于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对于各年龄患者都适用,儿童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简单手指活动,老年人需注意活动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骨折移位。
2.肩部及肘部活动:进行肩部的钟摆运动、肘部的屈伸活动等,以维持肩部和肘部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粘连。不同年龄患者活动度要求不同,儿童的关节活动度恢复能力较强,但也需适度;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进行活动。
(二)中期康复(骨折初步愈合后)
1.腕关节活动度训练:在骨折固定拆除后,逐渐进行腕关节的屈伸、桡尺偏等活动训练,可以通过主动或辅助主动的方式进行。例如患者可以用健侧手辅助患侧腕关节进行活动,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3-4次。此阶段要考虑患者的病史,若有既往关节疾病史则需更谨慎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2.力量训练:逐步开始进行手部及前臂的力量训练,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以增强手部及前臂的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后的功能恢复。对于年轻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老年人则以恢复基本力量为主,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损伤。
(三)后期康复(骨折愈合后)
1.全面功能恢复训练: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持物、写字等,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同时可进行一些平衡及协调能力的训练,如使用平衡板等进行训练,以提高肢体的整体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在后期康复中需根据自身的生活需求和身体状况调整康复训练内容,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更注重恢复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年轻患者可能需要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或工作能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