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该怎么办
甲状腺肿瘤分良性和恶性,良性如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主要是甲状腺癌。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初步评估,超声是首选检查,FNAC可明确结节性质。良性肿瘤中甲状腺腺瘤大、有症状等需手术,结节性甲状腺肿小无症状可随访,大、有症状等需手术;恶性肿瘤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等以手术为主,辅以内分泌等治疗,患者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随访,良性查结节变化,恶性查局部、功能等。
一、甲状腺肿瘤的分类及初步评估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如甲状腺腺瘤等,恶性肿瘤主要是甲状腺癌。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有无颈部放射史、家族甲状腺癌病史等;体格检查触及甲状腺结节时,要评估结节的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与周围组织关系等;还需结合甲状腺功能检查,如甲状腺激素(T3、T4、TSH)、甲状腺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初步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及肿瘤性质倾向。例如,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可能伴有降钙素等指标异常。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1.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评估的首选方法,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大小、数目、囊实性、结节内血流情况及有无微钙化等。一般来说,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常为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边界不清、内部有微钙化等。
2.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超声怀疑恶性的结节,FNAC是术前明确结节性质的可靠方法。通过抽取结节内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准确率较高,约80%-90%可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若为恶性,还可进一步对甲状腺癌进行初步分型等判断。三、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良性甲状腺肿瘤
1.甲状腺腺瘤:多需手术治疗,尤其是较大的腺瘤(直径大于4cm)、伴有压迫症状、怀疑恶变或合并甲亢的腺瘤。手术方式多为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尽可能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以维持甲状腺功能。对于儿童及青少年的甲状腺腺瘤,因其有一定恶变可能,更应积极手术。
2.结节性甲状腺肿:若结节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等检查;当结节较大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怀疑恶变、合并甲亢内科治疗无效时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结节情况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或甲状腺全切等。(二)恶性甲状腺肿瘤
1.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预后相对较好。治疗以手术为主,通常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同时根据情况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对于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保护甲状腺功能和喉返神经等重要结构。术后一般需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内分泌抑制治疗,将TSH控制在较低水平,以降低复发风险,且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等。
2.甲状腺滤泡状癌:治疗主要也是手术,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对于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能还需配合放射性碘治疗。术后同样需要内分泌抑制治疗,维持TSH在低水平。
3.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多需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由于髓样癌可分泌降钙素等,术后可监测降钙素水平来评估肿瘤复发情况。
4.未分化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较为困难。一般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但整体疗效不佳。四、生活方式及随访建议
1.生活方式: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尤其注意碘的摄入,根据甲状腺功能及肿瘤情况调整碘的摄取量,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甲状腺肿瘤患者需低碘饮食,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适当摄入含碘食物但要注意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颈部的过度刺激。
2.随访: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甲状腺肿瘤患者,都需要定期随访。良性肿瘤患者随访主要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恶性肿瘤患者除了观察局部复发情况外,还需监测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如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甲状腺球蛋白等)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一般术后前几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对于儿童甲状腺肿瘤患者,随访时间可能相对更短,密切关注生长发育及甲状腺功能对儿童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