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胸肋骨骨折怎么治疗
左胸肋骨骨折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保守治疗有固定制动、止痛治疗、呼吸管理;手术治疗适用于伴有严重胸腔脏器损伤、连枷胸或骨折端明显移位可能损伤周围组织的情况,方法有肋骨接骨板固定术;康复治疗早期进行适度胸廓活动度训练,后期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训练,均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一、保守治疗
1.固定制动
对于单纯性肋骨骨折且无明显移位等情况,可采用胸带外固定。胸带固定能限制胸廓的过度活动,减轻骨折端的疼痛,促进骨折愈合。一般需要固定3-6周,具体时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在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胸部呼吸运动情况以及固定部位的皮肤情况,避免因固定过紧影响呼吸或过松达不到固定效果。例如,对于成年患者,胸带固定时要调整至合适的松紧度,以能容纳1-2指为宜,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有无受压发红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发育特点,在选择胸带固定时要更加轻柔操作,密切关注固定部位对胸廓发育的影响。
此外,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也可采用多头带包扎等简单固定方法,但同样需要注意固定的稳定性和对呼吸等功能的影响。
2.止痛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镇痛作用。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因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使用时要密切监测胃肠道反应以及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例如,老年患者使用布洛芬后要观察有无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同时定期检查肾功能指标。
还可采用局部痛点封闭等方法,通过将局麻药注射到骨折疼痛部位来缓解疼痛,但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避免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3.呼吸管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以防止肺部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在深呼吸和咳嗽时用手按压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例如,患者可取半卧位,进行深吸气后用力咳嗽,每次咳嗽要尽量将痰液咳出。对于体弱、咳痰无力的患者,可协助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咳嗽反射相对较弱,更要加强呼吸道管理,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便于排出。
必要时可进行吸氧治疗,尤其是对于有呼吸困难表现的患者,吸氧可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吸氧浓度可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肋骨骨折伴有严重的胸腔脏器损伤,如血气胸等,且经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或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连枷胸会引起反常呼吸运动,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此时必须通过手术固定骨折肋骨来纠正反常呼吸。例如,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明显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的患者,应及时考虑手术。
此外,对于骨折端有明显移位,可能会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如神经、血管等的情况,也需要手术复位固定。
2.手术方法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肋骨接骨板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将骨折的肋骨用接骨板等固定材料进行固定,恢复胸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手术部位感染。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操作要根据其生理特点进行调整。例如,儿童患者的骨骼更脆弱,在手术操作时要更加轻柔,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和固定方式,以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
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可进行适度的胸廓活动度训练。例如,患者可进行缓慢的深呼吸、肋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等。深呼吸训练可增加肺活量,促进肺部扩张;肋间肌等长收缩训练有助于增强胸廓肌肉力量,为后期恢复做准备。但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端疼痛加重或再移位。对于老年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适当调整强度和频率,避免因训练不当引起不良反应。
2.后期康复
随着骨折逐渐愈合,可逐渐增加胸廓的活动范围训练,如进行扩胸运动、转体运动等。扩胸运动可以进一步增强胸廓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转体运动有助于恢复躯干的灵活性。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定期复查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