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
颈椎间盘突出症有益锻炼方式包括颈部伸展、前屈后伸、旋转运动及游泳,锻炼需注意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年轻人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老年人运动要温和缓慢,长期伏案者要注重工作间隙颈部活动,缺乏运动者要循序渐进,有手术史者遵医嘱锻炼,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要注意运动相关事项。
一、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有益锻炼方式
(一)颈部伸展运动
1.动作要领:坐在椅子上,挺直腰背,将右手置于头部右侧,轻轻将头部拉向右侧,感觉颈部左侧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此运动可增加颈部侧方的活动度,缓解因颈椎间盘突出可能导致的颈部肌肉紧张,研究表明,定期进行颈部伸展运动能改善颈部的柔韧性,减少颈部疼痛的发作频率。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进行,对于有严重颈椎不稳定情况的患者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拉伸造成损伤。
(二)颈部前屈后伸运动
1.动作要领:站立或端坐,缓慢将头部向前屈曲,尽量让下巴接近胸部,然后再向后伸展头部,达到最大幅度,重复10-15次。该运动有助于增强颈部前后方向的肌肉力量,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临床研究发现,坚持此运动的患者颈椎间盘突出相关症状改善较为明显。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患有严重高血压、颈椎病处于急性发作期疼痛较剧烈的人群需谨慎,急性发作期颈部疼痛明显时强行运动可能加重症状。
(三)颈部旋转运动
1.动作要领:坐正,缓慢将头部向左侧旋转,目光尽量看向左后方,然后再向右侧旋转,同样目光看向右后方,左右各旋转10次左右。此运动可改善颈部的旋转功能,对于因颈椎间盘突出影响颈部旋转活动的患者有帮助,相关研究显示,颈部旋转运动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受压相关的不适。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有颈椎关节严重病变,如颈椎骨折、脱位等病史的人群禁止进行,以免加重病情。
(四)游泳锻炼
1.选择的泳姿:蛙泳和仰泳较为适宜。蛙泳时颈部会有相应的屈伸和旋转动作,仰泳时头部后仰,颈部肌肉处于放松且有一定拉伸的状态。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对于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在浮力作用下减轻颈部的负重,同时锻炼颈部及全身肌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游泳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颈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不进行游泳锻炼的患者。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对于有肩部疾病、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人群需谨慎,应评估身体状况后再选择适当的游泳方式和强度,避免因游泳导致身体其他部位损伤或加重病情。
二、锻炼的注意事项及相关因素影响
(一)年龄因素
1.年轻人:年轻人身体柔韧性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好,但也应注意运动强度的逐渐增加,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颈部运动,防止因运动不当造成颈椎进一步损伤。例如年轻人刚开始进行颈部旋转运动时,旋转幅度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
2.老年人:老年人颈椎及周围组织退变相对明显,锻炼时更要注重温和、缓慢的运动方式。颈部伸展、前屈后伸等运动幅度应更小,频率也应降低,同时要关注自身身体反应,如有头晕、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伏案工作者:这类人群本身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风险较高,在锻炼时除了进行上述颈部运动外,还应注意每工作1-2小时进行5-10分钟的颈部活动锻炼,以缓解颈部肌肉因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产生的紧张。同时,在工作间隙可进行简单的颈部拉伸,如站立位,双手交叉放在脑后,颈部用力后伸,双手用力阻挡,保持数秒后放松。
2.缺乏运动者:这类人群开始锻炼时应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比如先每次进行5-10分钟的颈部简单运动,然后每周逐渐增加运动时间5-10分钟,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避免因突然大量运动造成颈部肌肉拉伤等问题。
(三)病史因素
1.有过颈椎手术史者:术后恢复阶段的锻炼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一般早期以简单的颈部轻度活动为主,如在医生允许下进行非常缓慢、小幅度的颈部前屈后伸、旋转等运动,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幅度,整个过程要密切关注颈部的感觉和恢复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锻炼时要避免颈部过度后仰等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较大的动作,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使心率增加不超过基础心率的20%左右,同时运动过程中要有人陪伴,以便在出现不适时能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