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做哪些锻炼
文章介绍了核心肌群锻炼(平板支撑、仰卧屈膝卷腹)、腰部柔韧性锻炼(猫牛式伸展、坐姿体前屈)、腰部稳定性与平衡锻炼(单腿硬拉、靠墙静蹲)的做法、原理及作用,还提及不同人群锻炼时的注意事项,如不同年龄、特殊生理期、有病史等人群的相应要求。
一、核心肌群锻炼
1.平板支撑:
做法: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眼睛看向地面,保持均匀呼吸。
原理及作用:平板支撑主要锻炼腹横肌等核心肌群,核心肌群对于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平板支撑锻炼的人群,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均匀,能有效增强腰椎周围肌肉力量,从而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风险。一般建议每次保持30-60秒,可逐渐增加保持时间,每天进行3-4组。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年轻人可适当增加强度和组数,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调整,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对于有腰椎病史的人群,在进行平板支撑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意见,确保动作正确且自身情况允许。
2.仰卧屈膝卷腹:
做法:仰卧位,双腿屈膝,双脚平放在地面,双手抱头,利用腹部肌肉力量将上半身抬起,使肩膀离开地面,然后缓慢放下。
原理及作用:该动作主要针对腹直肌等腹部肌肉进行锻炼,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有助于稳定腰椎。研究发现,定期进行仰卧屈膝卷腹锻炼可以改善腰部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减少腰椎间盘的压力。一般每次做15-20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不同性别在锻炼时强度差异不大,但女性生理期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腰部不适。生活方式久坐的人群可以在工作间隙进行此锻炼,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有腰部疾病病史的人群需谨慎,若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腰部疼痛应立即停止。
二、腰部柔韧性锻炼
1.猫牛式伸展:
做法:跪在瑜伽垫上,双手双膝着地,手腕与肩同宽,膝盖与臀同宽。吸气时,背部下沉,头部向上抬;呼气时,背部拱起,头部下垂,重复这个动作。
原理及作用:猫牛式伸展能够很好地活动腰椎关节,增加腰椎的柔韧性。它可以促进腰部肌肉的伸展和放松,减少肌肉粘连,维持腰椎正常的生理曲度。一般每次做10-15个呼吸循环,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在进行猫牛式伸展时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腰部扭伤。不同生活方式下,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在工作后进行猫牛式伸展有助于缓解腰部肌肉的疲劳和紧张。有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病史的人群不适合进行此锻炼,应等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坐姿体前屈:
做法:坐在地面上,双腿伸直并拢,上半身向前弯曲,尽量用手去触摸脚尖,保持一段时间后再缓慢抬起。
原理及作用:坐姿体前屈主要拉伸腰部及腿部后侧的肌肉,包括腘绳肌等,这些肌肉的柔韧性良好有助于维持腰椎的正常力学平衡。研究显示,经常进行坐姿体前屈锻炼的人,腰椎间盘所受的应力分布更合理。一般每次保持15-30秒,可重复3-5次,每天进行2-3次。性别差异在此锻炼中不明显,但女性怀孕后期要避免过度前屈动作,以防影响腰部和胎儿。生活方式爱运动但腰部柔韧性较差的人群可以通过此锻炼来提高腰部柔韧性。有腰椎骨折病史等特殊情况的人群要避免进行此锻炼,咨询医生后再做决定。
三、腰部稳定性与平衡锻炼
1.单腿硬拉:
做法:双脚并拢站立,缓慢将一只脚后抬,身体向前弯曲,保持背部挺直,双手尽量触摸地面,然后缓慢回到起始位置,换另一条腿重复。
原理及作用:单腿硬拉锻炼可以增强腰部及下肢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有助于提高身体对腰椎的控制能力。它能促进腰部肌肉群的协同工作,维持腰椎的稳定。一般每次每条腿做8-12次,每天进行2-3组。对于年龄较小的人群,由于平衡能力相对较弱,进行单腿硬拉时需要有人在旁边保护,避免摔倒受伤。生活方式经常需要保持平衡姿势工作的人群,如舞蹈演员等,进行单腿硬拉锻炼有助于提高腰部和身体的平衡稳定性。有腰椎不稳定病史的人群要谨慎进行此锻炼,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2.靠墙静蹲:
做法:背部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保持这个姿势一段时间。
原理及作用:靠墙静蹲主要锻炼腿部和腰部的肌肉力量,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它可以通过强化下肢肌肉来间接稳定腰椎,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一般每次保持30-60秒,可重复3-5次,每天进行2-3次。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进行靠墙静蹲时要注意缓慢下蹲和起身,避免膝关节过度受力,同时要确保靠墙姿势正确,防止腰部受力不均。生活方式以站立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群,进行靠墙静蹲锻炼可以增强腰部和下肢的耐力,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有膝关节疾病病史的人群在进行靠墙静蹲时要谨慎,若出现膝关节疼痛应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