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是常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因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致慢性炎症,临床表现有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断靠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治疗分甲状腺功能正常、减退、亢进期,大多数患者经合理治疗预后较好但需长期随访,不同患者预后有差异。
一、定义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它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慢性炎症。
二、发病机制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的功能,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出现异常,产生了针对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等甲状腺自身抗原的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这些抗体持续攻击甲状腺细胞,使得甲状腺组织逐渐被淋巴细胞浸润,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影响甲状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三、临床表现
1.甲状腺肿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通常是双侧对称性肿大,质地韧,表面多呈结节状。在疾病早期,甲状腺肿大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肿大可逐渐显著,甚至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甲状腺肿大的表现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的甲状腺肿大可能相对更易被发现,而老年患者可能因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视。
2.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桥本甲状腺炎常见的转归。由于甲状腺组织不断被破坏,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如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燥粗糙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受影响等情况;成年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等。
甲状腺功能亢进: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可能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称为桥本甲状腺炎伴甲亢,也叫桥本甲亢。患者可出现心慌、手抖、多汗、消瘦、烦躁等类似Graves病甲亢的症状,但一般症状相对较轻,持续时间较短。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自身抗体检测:TPOAb和TgAb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重要指标,多数患者这两种抗体呈阳性,且滴度往往显著升高。例如,研究发现,在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TPOAb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TgAb阳性率也较高。通过检测这两种抗体,可以辅助诊断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检查: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如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可能出现FT3、FT4升高,TSH降低;而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期,甲状腺功能指标可在正常范围内,但自身抗体仍呈阳性。
2.超声检查:甲状腺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见甲状腺实质回声不均匀,呈弥漫性低回声,可伴有网格状改变,甲状腺血流信号可能正常或轻度增加。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的形态、结构以及血流情况,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有辅助作用,尤其对于甲状腺肿大但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超声检查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五、治疗原则
1.甲状腺功能正常期: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包括TSH、FT3、FT4等)和甲状腺超声,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在生活方式上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摄入含碘食物,但要注意避免碘摄入过量或不足,因为碘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更应注意定期监测甲状腺健康状况。
2.甲状腺功能减退期: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片。通过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维持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缓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TSH、FT3、FT4水平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个体化的治疗目标。儿童患者在补充甲状腺激素时,需要严格遵循剂量调整原则,因为甲状腺激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剂量不足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剂量过大可能导致骨龄提前等不良反应。
3.甲状腺功能亢进期:如果是短暂的桥本甲亢且症状较轻,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患者出现心慌等症状,可适当使用β受体阻滞剂缓解症状,但通常不主张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治疗,因为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增加。对于症状较明显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谨慎考虑是否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六、预后情况
大多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监测,预后较好。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亢等情况,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和甲状腺功能。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甲状腺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严重的吞咽、呼吸障碍,或者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心脏、神经系统等多器官功能。因此,患者需要长期密切随访,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预后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年轻患者在规范治疗下预后相对较好,而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预后需要更加关注和谨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