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的时候牙龈出血怎么处理
牙龈出血由口腔局部因素(牙菌斑牙结石堆积、不良刷牙习惯、牙周组织疾病)和全身因素(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药物)引起,针对不同原因有相应处理措施,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口腔清洁、治疗疾病、调整药物或关注全身健康等以解决牙龈出血问题。
一、明确牙龈出血原因
牙龈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有口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口腔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牙结石堆积是常见原因,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细菌团块,牙结石则是牙菌斑钙化后形成的硬物,它们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脆弱,刷牙时容易出血;不良的刷牙习惯,如刷牙力度过大、牙刷刷毛过硬等,也会损伤牙龈引起出血;此外,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组织疾病也会导致牙龈出血。全身因素方面,像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出血;内分泌紊乱,如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容易出现牙龈出血;还有一些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的人群,也可能因药物影响凝血而导致牙龈出血。
二、针对不同原因的处理措施
(一)口腔局部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1.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对于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引起的牙龈出血,首先要进行口腔清洁。可以通过洗牙的方式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洗牙是一种专业的口腔清洁手段,能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周围的污垢。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2次洗牙,但具体频率可根据个人口腔卫生状况由牙医决定。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保证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每天还应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来清洁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特别是在牙缝较大或有智齿等不易清洁部位时,牙线的使用尤为重要。
2.调整刷牙习惯
如果是刷牙力度过大或牙刷刷毛过硬导致的牙龈出血,需要调整刷牙方式和更换牙刷。选择刷毛柔软的保健牙刷,刷牙时力度要适中,以感觉舒适且能有效清洁牙齿为宜。比如,可以尝试使用较软的牙刷,像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其刷毛更细更柔软,适合大多数人群,尤其是牙龈比较脆弱的人。
3.治疗牙周组织疾病
若患有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组织疾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治疗。对于牙龈炎,一般通过洗牙结合局部用药(如碘甘油等)可以得到改善;而牙周炎则需要更系统的治疗,可能包括洗牙、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严重的牙周炎可能还需要进行牙周手术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口腔护理和复诊,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二)全身因素导致的牙龈出血
1.血液系统疾病相关
如果怀疑牙龈出血是由血液系统疾病引起,如白血病患者常伴有牙龈肿胀、出血等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会有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牙龈出血等情况。此时应及时到血液科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明确诊断后针对具体的血液系统疾病进行治疗。例如,白血病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分型和病情进行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提升血小板的药物等进行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口腔的护理,避免牙龈出血加重,如刷牙时更要轻柔。
2.内分泌紊乱相关
妊娠期女性出现牙龈出血,这是由于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所致。在孕期,要更加注重口腔卫生,除了坚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措施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温和的口腔含漱液来辅助清洁口腔,但要避免使用含有药物成分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含漱液。产后随着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牙龈出血情况通常会有所改善。
3.药物相关
对于长期服用抗凝剂等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的药物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牙龈出血情况。如果牙龈出血较为明显,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评估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在调整药物之前,不能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以免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在口腔护理时要更加小心,避免牙龈受到损伤而加重出血。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牙龈出血可能与口腔卫生习惯不良有关,比如儿童可能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或者刷牙不认真。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监督儿童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如果儿童牙龈出血同时伴有牙齿松动、牙龈肿胀等情况,要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排除龋齿、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此外,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注意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维持牙龈健康。
(二)老年人
老年人牙龈出血可能与口腔内牙齿的磨损、牙周组织退行性变以及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老年人本身口腔清洁能力可能下降,且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牙龈出血时要综合考虑。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因为血压、血糖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愈合。在口腔护理方面,同样要坚持正确刷牙,可选择软毛牙刷,必要时使用电动牙刷辅助清洁,但要注意力度。如果牙龈出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全身疾病的可能。
(三)妊娠期女性
如前文所述,妊娠期女性牙龈出血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除了常规的口腔清洁措施外,还要注意饮食中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的健康。同时,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避免牙龈出血加重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