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牙龈出血的原因
睡觉时牙龈出血的原因包括局部口腔因素、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和其他因素。局部口腔因素有牙龈炎(牙菌斑堆积、各年龄段及生活方式影响)、牙结石(牙菌斑钙化刺激、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病史影响)、不良修复体(不合适修复体刺激、修复后未良好调整影响);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影响凝血,不同年龄、病史有别)、内分泌紊乱(妊娠期雌激素升高、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影响,年龄性别、病史有差异)、其他系统性疾病(肝硬化、肾衰竭影响凝血和代谢,病史影响);其他因素有药物因素(抗凝血药、降压药等影响,病史影响)、不良睡眠姿势(压迫牙龈影响血液循环,不良睡眠姿势习惯影响)。
一、局部口腔因素
1.牙龈炎:
原因:牙菌斑是引发牙龈炎的主要病因,牙菌斑不断堆积在牙齿表面,会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红肿、脆弱,在睡觉时可能因轻微的咀嚼动作或牙齿摩擦等,引发牙龈出血。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70%-80%的牙龈出血是由牙龈炎引起,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长期刺激牙龈,使牙龈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年龄因素: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牙龈炎,但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原因,牙龈炎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比如青春期的青少年,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若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更易出现牙龈炎导致睡觉时牙龈出血。
生活方式: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措施不到位的人,牙菌斑容易积聚,增加牙龈炎发生进而导致牙龈出血的风险。例如,每天刷牙次数少于2次,且刷牙方法不正确的人,患牙龈炎的概率明显高于口腔清洁良好的人群。
2.牙结石:
原因:牙结石是由牙菌斑钙化形成的,它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炎症,引起牙龈出血。牙结石的表面不光滑,容易进一步吸附细菌,加重对牙龈的刺激。研究发现,牙结石的存在会使牙龈沟内的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从而导致牙龈出血的可能性增大。
病史因素:有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病史的人,更容易形成牙结石。比如既往有多年未进行口腔清洁,且口腔卫生习惯一直未改善的患者,牙结石形成的概率较高,进而引发睡觉时牙龈出血。
3.不良修复体:
原因:不合适的假牙、补牙材料等不良修复体,会与牙龈组织不贴合,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和出血。例如,修复体边缘不光滑,会不断摩擦牙龈,引起牙龈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出现牙龈出血现象。
生活方式:因口腔修复需要安装修复体的人群,如果修复体制作不精准或安装后未进行良好的适应调整,就容易出现不良修复体刺激牙龈导致出血的情况。比如安装假牙后未定期复查调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睡觉时牙龈出血。
二、全身系统性疾病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
原因: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再如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功能,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因子异常等,从而引起牙龈出血。相关研究显示,约20%-40%的白血病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牙龈出血症状,且往往较为严重。
年龄因素:不同血液系统疾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生率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急性白血病相对较为常见,而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年龄因素会影响机体的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影响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和牙龈出血的表现。
病史因素:有血液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自身患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比如家族中有白血病患者的人,其患白血病的概率相对较高,进而可能出现睡觉时牙龈出血的症状。
2.内分泌紊乱:
原因: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和出血。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容易滋生,也会导致牙龈炎症和出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而牙周炎常伴有牙龈出血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妊娠期女性主要是在妊娠期间出现内分泌变化导致牙龈出血,这是特殊的生理阶段。而糖尿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在不同阶段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都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情况。
病史因素: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相关的口腔问题。比如糖尿病病史超过5年且血糖一直波动较大的患者,口腔牙龈炎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睡觉时牙龈出血的可能性也增加。
3.其他系统性疾病:
原因:像肝硬化、肾衰竭等系统性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和代谢功能,从而导致牙龈出血。例如,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肾衰竭患者体内毒素积聚,也可能影响凝血机制,引发牙龈出血。
病史因素:有肝硬化、肾衰竭等系统性疾病病史的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症状,尤其是在睡觉时,由于口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出血可能更易被察觉。
三、其他因素
1.药物因素:
原因: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牙龈出血,如抗凝血药物华法林等,这类药物会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引起牙龈出血。还有些降压药,如硝苯地平,可能会引起牙龈增生,进而导致牙龈容易出血。
病史因素: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或某些可能导致牙龈增生降压药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牙龈出血情况。比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正在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若出现牙龈出血,需要考虑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不良睡眠姿势:
原因:睡觉时如果长期压迫牙龈部位,可能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导致牙龈组织相对缺血缺氧,轻微的刺激就容易引发出血。例如,长期侧睡且压迫同一侧牙龈的人,该侧牙龈出血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有不良睡眠姿势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固定一种睡眠姿势且对牙龈压迫较明显的人,更容易出现睡觉时牙龈出血情况。通过调整睡眠姿势,可能会改善牙龈出血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