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怎么办
腰椎滑脱是因多种原因致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出现滑移,可分病因及滑移程度分类,有疼痛、神经受压、活动受限等症状,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诊断,非手术治疗包括保守休息、物理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有相应指征和方式,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康复锻炼包括核心肌群和腰部柔韧性锻炼,可通过保持正确姿势、加强锻炼、控制体重、避免外伤来预防。
一、腰椎滑脱的定义与分类
腰椎滑脱是指由于先天性发育不良、创伤、劳损等原因造成相邻椎体骨性连接异常而发生的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部分或全部滑移。根据病因可分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退变性腰椎滑脱等;按滑移程度可分为Ⅰ度(滑移<25%)、Ⅱ度(25%~50%)、Ⅲ度(50%~75%)、Ⅳ度(>75%)滑脱。
二、腰椎滑脱的症状表现
疼痛:多表现为下腰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酸痛、刺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活动后多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例如,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多见于青少年,常因腰部过度劳累等诱因出现下腰部疼痛。
神经受压表现:当腰椎滑脱导致神经受压时,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如Ⅱ度以上滑脱可能更容易压迫神经,影响神经功能。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活动范围减小,尤其是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受限较为明显,这是因为腰椎结构异常影响了正常的活动功能。
三、腰椎滑脱的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腰部的压痛部位、范围,以及下肢的感觉、肌力、反射等情况,初步判断腰椎滑脱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腰椎滑脱的基本方法,可清晰显示腰椎的序列、滑脱的程度等,能看到椎体滑移的比例等情况。
CT检查:能更精确地显示峡部病变、椎体周围结构等,有助于发现峡部裂等情况。
MRI检查:可评估脊髓、神经受压情况,了解椎间盘、脊髓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
四、腰椎滑脱的非手术治疗
保守休息:对于轻度腰椎滑脱且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等。例如,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等不良姿势,可适当卧床休息,减轻腰部压力。
物理治疗
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体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缓解疼痛等症状。适用于部分腰椎滑脱患者,但牵引重量、时间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
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改善腰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按摩推拿的力度和部位,避免加重滑脱或损伤神经等。
理疗:如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可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对于有神经水肿的患者,可能会使用脱水剂等药物,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
五、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受压症状,如进行性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滑脱程度较重(如Ⅱ度以上)且保守治疗无效;腰部疼痛剧烈影响生活质量等情况时,多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减压术:解除神经受压,通过切除部分椎板等结构,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融合术:包括椎间融合、后路融合等,通过植骨等方式使滑脱的椎体达到骨性融合,稳定脊柱。例如,椎间融合术可恢复椎间隙高度,重建脊柱稳定性。
复位内固定术:在减压和融合的基础上,使用内固定装置恢复椎体的正常序列,并提供稳定支撑。
六、不同人群腰椎滑脱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青少年:青少年腰椎滑脱多为峡部裂性,常与先天性峡部发育不良有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腰部过度负荷等可能诱发症状。应注意避免腰部过度劳累,如避免长时间弯腰负重等,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腰椎发育情况。
中老年:中老年腰椎滑脱多为退变性,与腰椎退变、椎间盘退变等因素有关。中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骨折等并发症,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要循序渐进。
女性:女性在怀孕期间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增加腰椎滑脱的风险,产后也需注意腰部保健。怀孕时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腰部负担过重;产后要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可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
男性: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较多,腰部受伤风险相对较高,更要注意腰部的保护,避免腰部过度劳损,在工作中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减少腰椎滑脱的发生风险。
七、腰椎滑脱的康复锻炼
核心肌群锻炼
仰卧位挺腹: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一会儿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可增强腹部、腰部核心肌群力量,稳定腰椎。
平板支撑:患者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肩膀和肘关节垂直于地面,双脚踩地,身体离开地面,躯干伸直,头部、肩部、胯部和踝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腹肌收紧,盆底肌收紧,脊椎延长,保持均匀呼吸。平板支撑能有效锻炼核心肌群,对维持腰椎稳定有帮助,但时间和强度要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
腰部柔韧性锻炼
猫式伸展:双手双膝着地,手臂与肩同宽,膝盖与臀同宽。吸气时,背部下沉,抬头看天花板;呼气时,背部拱起,低头看腹部,重复进行。可增加腰部柔韧性,缓解腰部肌肉紧张。
站立位体前屈: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缓慢向前屈体,尽量触摸脚部,保持一段时间后缓慢恢复站立位。注意动作要缓慢,避免用力过猛。
八、腰椎滑脱的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行走,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例如,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肩后展;坐姿时要保持腰部挺直,臀部靠满椅面,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高度。
加强腰部锻炼:平时要注意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游泳(尤其是蛙泳对腰部锻炼有好处)、瑜伽等,长期坚持有助于预防腰椎滑脱。
控制体重: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容易诱发腰椎退变等问题。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可降低腰椎滑脱的发生风险。
避免腰部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腰部受到撞击、扭伤等外伤。例如,进行体力劳动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和保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