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牙龈肿痛出血牙缝发臭
牙龈肿痛、出血、牙缝发臭通常与口腔局部感染因素密切相关,其常见原因包括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应对建议有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调整生活方式(饮食、戒烟限酒、合理作息)、及时就医检查(口腔专科就诊、特殊人群注意),不同人群需据自身特点采取个性化措施应对相关问题
一、牙龈肿痛出血牙缝发臭的常见原因
牙龈肿痛、出血且牙缝发臭通常与口腔局部的感染因素密切相关。
1.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
形成机制: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口腔内的细菌、唾液等物质混合形成,会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如果口腔卫生不佳,未能及时刷牙、漱口,牙菌斑就会逐渐矿化,形成牙结石。牙结石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不清洁牙齿的人群,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堆积概率显著高于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人群,进而更易出现牙龈相关问题。
年龄因素: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口腔清洁意识相对较弱,且喜欢吃甜食等,更容易出现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的情况;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自洁能力下降,也较易出现此类问题。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不爱刷牙、饮食中高糖高黏性食物摄入多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牙菌斑和牙结石的形成。比如,每天吸烟超过一定量的人,牙齿表面更容易附着烟渍等物质,与牙菌斑结合后更难清除。
病史影响:有口腔疾病既往史,如曾经有过牙龈炎但未积极治疗的人,更容易再次出现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导致的牙龈问题。
2.牙龈炎
发病原理:牙龈炎主要是由于牙龈组织受到牙菌斑等局部刺激物的作用而发生的炎症。炎症会使牙龈组织变得脆弱,容易出血,同时伴有肿痛感,并且由于细菌分解食物残渣等产生异味,导致牙缝发臭。临床研究发现,约70%-80%的牙龈炎患者存在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的情况,炎症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呈正相关。
年龄性别:青少年牙龈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该阶段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牙龈较为敏感有关;而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也更容易患牙龈炎。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口腔卫生差、吸烟、酗酒等,会增加牙龈炎的发病风险。例如,酗酒会影响口腔的酸碱平衡,有利于细菌滋生,进而诱发牙龈炎。
病史影响:有牙龈炎症反复发作病史的人,机体对炎症的反应可能更为敏感,牙龈炎复发的概率也更高。
3.牙周炎
病情发展与表现:牙周炎是比牙龈炎更严重的牙周组织疾病,它是在牙龈炎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不仅累及牙龈,还会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结构。患者会出现更明显的牙龈肿痛、出血,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出现牙齿松动、牙缝变大等情况,并且由于牙周袋内细菌滋生腐败,会产生明显的臭味。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周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3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明显增加。
年龄性别: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逐渐衰退,是牙周炎的高发人群;女性在更年期后,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
生活方式: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使牙周组织更容易受到细菌侵害。此外,长期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
病史影响:有牙龈炎未及时治疗病史的人,发展为牙周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4.智齿冠周炎
发病情况:如果是智齿萌出位置不正,如部分萌出或阻生时,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就容易发生炎症,出现牙龈肿痛,严重时可波及周围组织,导致张口受限等,而且由于食物残渣易嵌塞在智齿周围,细菌滋生产生臭味,导致牙缝发臭。智齿冠周炎在18-25岁的青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因为这个阶段是智齿萌出的高峰期。
年龄性别:主要发生在智齿萌出的年龄段人群,性别差异相对不明显,但部分人群可能由于智齿萌出位置等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身体抵抗力下降(如熬夜、劳累等)时容易诱发智齿冠周炎。比如,长时间熬夜后,人体免疫力降低,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就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炎症。
病史影响:既往有智齿萌出相关不适或口腔感染病史的人,更容易再次出现智齿冠周炎。
二、应对建议
1.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选择软毛牙刷,按照牙龈-牙齿-咬合面的顺序进行刷牙,确保每个牙面都能清洁到位。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方法。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理牙缝,尤其是在饭后及时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止食物残渣残留滋生细菌。对于老年人牙齿松动明显等情况,可选择适合的牙缝清洁工具。
2.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减少高糖、高黏性食物的摄入,如糖果、蛋糕、糯米制品等,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西兰花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同时,要保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重牙龈炎症等问题,应尽量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应限制饮酒量。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处于良好的代谢和免疫状态,有助于身体对抗口腔内的细菌感染。
3.及时就医检查
口腔专科就诊:一旦出现牙龈肿痛出血牙缝发臭的情况,应及时到口腔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如通过口腔视诊、探诊等判断牙菌斑、牙结石情况,通过X线检查了解牙槽骨等牙周组织的情况。对于智齿冠周炎,可能还需要拍摄智齿的X线片来确定智齿的位置和萌出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出现此类情况时,家长要重视,及时带孩子就医,因为儿童口腔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等;老年人则要特别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口腔炎症的恢复,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基础疾病情况。
总之,牙龈肿痛出血牙缝发臭多与口腔局部的感染性因素相关,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生活方式并及时就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应对相关问题,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应对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个性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