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颌畸形
牙颌畸形是儿童生长发育中由遗传或环境因素导致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常见牙齿排列不齐、牙合关系及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情况;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危害有对口腔健康(咀嚼功能障碍、口腔清洁困难)、面部美观(影响容貌美观致心理压力)及全身健康(引发全身疾病等)的不良影响。
一、牙颌畸形的定义
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常见的有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等。
(一)牙齿排列不齐方面
牙齿可能出现拥挤、稀疏等情况。例如牙齿拥挤是指牙弓内牙齿数量超过牙弓所能容纳的正常数量,导致牙齿相互重叠、排列不整齐,这可能与颌骨发育不足,无法为全部牙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有关,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生牙齿拥挤的概率不同,一般在混合牙列期较为常见,女孩可能相对男孩在牙齿拥挤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表现,生活中口腔不良习惯如长期吮指等可能会增加牙齿拥挤的发生风险。
(二)上下牙弓牙合关系异常方面
常见的有深覆牙合,即上前牙覆盖下前牙过多;深覆盖,即上前牙过分向前倾斜突出,超出下前牙的前面过多等。这些异常关系可能影响咀嚼功能,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牙合关系异常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时期若存在腺样体肥大等疾病可能会影响气道,进而影响颌面发育,导致牙合关系异常,女性在生长发育阶段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对牙合关系的发育有一定影响。
(三)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方面
比如上颌前突,表现为上颌骨向前突出,面中部前突;下颌后缩,下颌骨位置靠后等。颌骨的发育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同时胎儿期的营养状况、儿童期的一些全身性疾病等环境因素也会对颌骨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产生作用,不同性别在颌骨发育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理性差异,如男性颌骨一般相对更宽大等,不同年龄阶段颌骨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在青春发育高峰期时颌骨的生长发育较为迅速。
二、牙颌畸形的常见病因
(一)遗传因素
父母若存在牙颌畸形,如父母有牙齿排列不齐、颌骨形态异常等情况,子女发生牙颌畸形的概率相对较高。遗传因素通过基因传递影响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可能涉及到颌骨的大小、形状以及牙齿的数量、形态等方面的遗传特征传递,不同的遗传模式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牙颌畸形表现,例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会使牙颌畸形以一定的规律在家族中传递。
(二)环境因素
1.疾病因素:
儿童时期患某些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会影响骨骼的发育,包括颌骨的发育,导致颌骨畸形,进而引起牙颌畸形。因为佝偻病会使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矿化,颌骨作为骨骼的一部分也会受到影响,不同年龄的佝偻病患儿发生牙颌畸形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年龄越小,影响可能越明显。
腺样体肥大的儿童,由于长期张口呼吸,气流冲击面中部,影响颌面骨的正常发育,导致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等牙颌畸形表现。腺样体肥大在儿童期较为常见,长期的张口呼吸会改变口腔和颌面的生长环境,对牙颌的发育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
2.口腔不良习惯:
吮指习惯:儿童长期吮指,尤其是吮拇指,会导致前牙开合(上下前牙在咬合时没有接触)、牙弓狭窄、腭盖高拱等牙颌畸形。不同年龄的儿童吮指习惯持续时间不同,对牙颌的影响程度不同,一般3岁以前的吮指可能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如果持续到5岁以后仍不纠正,就很容易导致明显的牙颌畸形,女孩和男孩在吮指习惯导致牙颌畸形方面没有本质差异,但可能在心理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吐舌习惯:儿童经常吐舌,会使前牙出现间隙,影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咬合关系,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习惯对牙颌的不良影响会逐渐加重,在替牙期的儿童如果存在吐舌习惯,更易干扰牙齿的替换和正常萌出,进而导致牙颌畸形。
偏侧咀嚼习惯: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会导致咀嚼侧的颌骨发育过度,而废用侧的颌骨发育不足,出现面部不对称以及牙颌畸形,这种习惯在儿童期如果不纠正,会随着生长发育对牙颌和面部形态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不同性别在偏侧咀嚼习惯导致的牙颌畸形表现上可能因咀嚼习惯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
3.替牙异常:
乳牙早失:乳牙过早脱落,会导致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移位,继承恒牙萌出时位置不足,引起牙齿排列不齐等牙颌畸形。乳牙早失在儿童期较为常见,如因龋齿等原因导致乳牙过早脱落,不同年龄段乳牙早失对牙颌的影响不同,年龄越小,邻牙倾斜移位的可能性越大,对继承恒牙萌出的干扰越明显。
乳牙滞留:乳牙未能按时脱落,占据了恒牙萌出的位置,导致恒牙萌出异位,出现牙列不齐等牙颌畸形。乳牙滞留多发生在混合牙列期,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影响恒牙的正常排列和咬合关系,女孩和男孩在乳牙滞留导致的牙颌畸形方面没有本质区别,但在处理时机和后续治疗上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恒牙萌出顺序异常:恒牙萌出顺序不符合正常的生理顺序,可能会导致牙齿排列紊乱,引发牙颌畸形。恒牙萌出顺序异常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局部牙槽骨发育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的恒牙萌出顺序异常表现会对牙颌的整体形态和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恒牙萌出顺序情况。
三、牙颌畸形的危害
(一)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1.咀嚼功能障碍:牙颌畸形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导致咀嚼效率降低,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加重胃肠负担。例如深覆牙合的患者,上下前牙咬合过深,可能无法正常咀嚼较硬的食物,不同年龄的患者咀嚼功能障碍的程度不同,儿童时期长期咀嚼功能障碍会影响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女孩和男孩在咀嚼功能障碍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上没有性别差异,但可能在营养摄入的具体情况上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口腔清洁困难:牙齿排列不齐、牙弓形态异常等会使口腔清洁难度增加,容易导致食物残渣滞留,增加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牙齿拥挤的部位难以清洁到位,菌斑容易堆积,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口腔清洁困难的程度不同,儿童期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差时,牙颌畸形会进一步加重口腔疾病的发生概率,女孩可能在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上与男孩有一定差异,进而影响口腔清洁效果和相关口腔疾病的发生情况。
(二)对面部美观的影响
牙颌畸形会导致面部外观异常,影响个人的容貌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例如上颌前突的患者面部呈现凸面型,下颌后缩的患者面部呈现凹面型,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面部美观受影响的程度不同,儿童期面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颌畸形对容貌美观的影响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加重,进而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女孩可能相对男孩更在意外貌美观,因此牙颌畸形对女孩心理的影响可能相对更为明显。
(三)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长期的牙颌畸形导致的咀嚼功能障碍和口腔疾病等,可能会影响全身健康。例如由于咀嚼不充分,食物不能被良好消化吸收,可能引发胃肠道疾病;口腔内的细菌等病原体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疾病,如心内膜炎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全身健康受牙颌畸形影响的风险不同,儿童期全身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牙颌畸形对全身健康的潜在影响更大,女孩和男孩在全身健康受影响的机制上是相似的,但在具体的全身健康表现和应对措施上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