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心理特征

来源:民福康

双相情感障碍具有多方面特征,认知功能上,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存在问题,躁狂与抑郁发作时表现各异且长期患病或年龄较大者损害更严重;情绪特征包含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易激惹等,抑郁发作时情绪低落、快感缺失等,还有部分患者情绪快速转换;人格特征上,患者神经质、冲动性高且缺乏坚韧特质;生物学特征体现为神经递质异常、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受遗传因素影响;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和青少年情绪发作不典型,需关注生长发育特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要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差、症状不典型,治疗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并关注生活质量。

一、认知功能特征

1.注意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注意力方面常存在明显问题。在躁狂发作时,患者可能表现为注意力分散,难以长时间集中于某一事物,容易被外界的各种刺激所吸引,例如在交谈过程中频繁转移话题,无法专注于当前讨论的内容。而在抑郁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表现为反应迟缓,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下降,完成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如阅读、学习等变得困难。研究表明,长期患病的患者注意力损害可能更为持久和严重。

2.记忆力:双相情感障碍对患者的记忆力有显著影响。在躁狂发作期间,虽然患者可能表现出思维奔逸,但实际上他们的记忆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常常出现记忆偏差或虚构记忆的情况。抑郁发作时,患者的记忆力减退较为明显,尤其是近期记忆力,可能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情,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海马体等区域可能存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可能是导致记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

3.执行功能:执行功能包括计划、组织、决策等能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执行功能方面存在缺陷。躁狂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做出冲动的决策,缺乏对行为后果的充分考虑,例如过度消费、进行危险的投资等。抑郁发作时,患者的执行功能下降表现为难以制定和执行计划,做事拖延,缺乏主动性和条理性。年龄较大的患者以及病程较长的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可能更为突出。

二、情绪特征

1.躁狂发作时的情绪:躁狂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之一。患者会出现情感高涨,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充满自信,甚至可能达到夸大妄想的程度。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稍有不如意就可能大发雷霆,愤怒情绪来得快且强烈。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患者在人际交往中出现冲突,对家庭和社会关系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躁狂发作时患者的精力异常充沛,睡眠需求减少,但仍然感觉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年轻患者在躁狂发作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冲动和冒险行为。

2.抑郁发作时的情绪:抑郁发作时,患者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快感缺失,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常常陷入自责、自罪的情绪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心烦意乱、过度担心未来等。睡眠障碍较为常见,包括入睡困难、早醒等,食欲也会明显下降,体重可能减轻。老年患者在抑郁发作时可能更容易出现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背痛等,而情绪低落的表现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

3.情绪的快速转换: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出现情绪的快速转换,即在短时间内从躁狂发作迅速转变为抑郁发作,或者反之。这种快速循环发作的情况使患者的情绪极不稳定,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情绪快速转换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以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等有关。

三、人格特征

1.神经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神经质人格特质。表现为情绪容易波动,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更容易体验到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等。具有高神经质特质的患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时,更容易出现情绪发作,病情也可能更容易复发。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神经质人格特质,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2.冲动性:患者通常具有较高的冲动性人格特征。在躁狂发作时,冲动性表现为行为鲁莽、缺乏克制,容易做出不计后果的行为,如酗酒、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在抑郁发作时,冲动性可能表现为自杀冲动等危险行为。冲动性人格特征可能与患者大脑中神经递质失衡以及前额叶皮质功能异常有关。对于具有高冲动性的患者,需要加强监管和心理治疗,以防止发生危险行为。

3.坚韧人格特质的缺乏: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往往缺乏坚韧的人格特质。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们更容易放弃,难以坚持完成任务。这种人格特质的缺乏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使其在治疗过程中难以积极配合,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培养患者的坚韧人格特质,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物学特征

1.神经递质异常:双相情感障碍与神经递质的失衡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患者大脑中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存在异常。5羟色胺功能低下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而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功能亢进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神经递质的异常会影响大脑的神经信号传递,进而导致患者出现情绪、认知等方面的异常。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由于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神经递质异常更为复杂。

2.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改变。患者的海马体、杏仁核、前额叶皮质等区域体积可能减小,这些区域与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等密切相关。同时,大脑各区域之间的神经连接也可能出现异常,导致信息传递和整合出现问题。例如,前额叶皮质与边缘系统之间的连接异常可能影响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长期患病的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更为明显。

3.遗传因素:双相情感障碍具有较高的遗传度。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其亲属患该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代谢、大脑的发育和功能等方面,使个体更容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不同性别患者的遗传因素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患者的遗传因素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相互作用,增加发病风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理心理特征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他们的情绪发作可能不典型,例如更容易出现情绪的快速转换,且可能更多地表现为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违抗行为等。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心理治疗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尤为重要,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他们学会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的技巧。同时,家长和学校的支持也非常关键,要为患者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患双相情感障碍时,治疗需要特别谨慎。药物治疗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治疗。如果必须使用药物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选择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药物。在孕期和哺乳期,患者的情绪波动可能会受到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老年患者: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躯体疾病,这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他们的症状可能不典型,抑郁发作时可能更多地表现为躯体不适症状,而躁狂发作时可能相对较轻。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对躯体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运动和社交活动,以促进康复。

了解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双相情感障碍表现有哪些?3大诱因需要提前预防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是很多人都觉得陌生的疾病,这是心理疾病中的一种,也是一种比我们熟知的抑郁症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自杀率也非常的高,那么双相情感障碍到底是怎么的一个疾病呢?一起看看吧。
怎样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刘中霖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需要进行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并在平时注意日常生活管理。1.心理治疗孩子在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期间会产生多种心理问题,需要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以及心理教育干预、人际与社会和谐治疗等来帮助改善不适的症状,帮助孩子走出双相情感障碍。2.物理治疗适用于急性躁狂发作以及重度抑郁、难治性抑郁发作等患者,包括重复经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吗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 双相情感障碍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物化学、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躁狂发作时可出现情绪高涨、活动增多、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受损、鲁莽行为等症状。抑郁发作时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后果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功能受损,引发婚姻和家庭问题,还可增加自杀风险。 1.功能受损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影响个人的工作、学习、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功能。患者可能难以保持稳定的工作,难以处理日常事务,并且可能经历人际关系问题。 2.婚姻和家庭问题 情绪波动、冲动行为和心理困扰可能导致沟通问题、冲突和
双相情感障碍什么意思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表现为情绪高涨、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睡眠需求减少、自我感觉良好、冲动行为等。其次,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遗传、生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是两种不同的精神疾病,它们在症状、病因、治疗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未明的
精神病能彻底治愈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是否能彻底治愈。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如老年痴呆或躯体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这类疾病通常难以临床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类疾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症状可以消失,部分患者可以恢复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然而,这类疾病的
心里难受是什么原因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心里难受可能由情绪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身体疾病、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 1.情绪问题 焦虑、抑郁、压力、愤怒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心里难受。这些情绪问题可能由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引起,如人际关系问题、工作压力、财务问题等。 2.心理健康问题 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可能导致
精神病能彻底治疗吗
梁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精神病能彻底治疗。精神病是否能治愈,需要分情况判断。 轻度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等,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也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治愈。但若是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通常不能治愈。 患者需要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电抽搐治疗、深部脑刺激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病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就是心境障碍,心境障碍就是心情不好。双相情感,包括两个相,一个相叫做抑郁,抑郁就是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另外叫做躁狂,躁狂就是跟这个相反的情况,情绪高涨,发了病以后心情特别好,特别高兴,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一天到晚都话说个不停,因为高兴就话多,活动也多,活动也不停,帮别人做事,叫言语活动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陈远光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其本身的发病规律是间歇性发作,不发病的时候一切都正常,对你工作、学习、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就是个正常人,如果发作比较轻,甚至还可以自己调节过来,但是比方抑郁,自己感觉到精神不太好,没有力气,也许过一个礼拜两个礼拜情绪调节过来了,这个病就没有发出来了,这也可以自己调节好。当然如果发作比较厉害,像躁狂也是一样,一很轻度的情况自己
双相情感障碍可以自愈吗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会有情绪忽高忽低,情绪从高涨到低落交替过程,或者从低落到高涨变化过程,当一次高涨和另一次高涨,或者一次高涨和另一次低落之间,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有临床症状缓解期,很多时候会认为,稳定期就是疾病自愈。但个人不建议大家去等待疾病自愈,因为疾病自然病程在间歇期,缓解期,如果说不能够给予很好干预,包括心理治疗,对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鉴别诊断
陈红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首先与单纯的抑郁鉴别。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时,临床表现和抑郁症一模一样,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所以在这过程中,要详细去回顾、询问病史,确认患者有没有躁狂相。其次,在双相情感障碍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言语夸大、开心等现象,分裂症也可能有类似的表现,所以也需要进行鉴别。另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高涨或者低落情况下出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双向情感障碍症状表现在抑郁发作以及轻躁狂发作。在抑郁发作时,与抑郁症症状类似,如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其他人好,以及自卑、自责、自罪情绪严重,易出现自残、自伤行为,严重者出现自杀倾向。当躁狂发作时,情绪易高涨,且经常性快速说话或者快速做事情,通常一件事情还没有做完,急着做另外一件事情,对睡眠需求较少。
儿童双相情感障碍是怎么回事?
徐军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那种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突然抑郁发作突然躁狂发作。目前其发病几率仍然不是特别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一、遗传因素。比如家长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史,儿童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机会就大些。二、环境因素。儿童所处的环境不和谐、家长脾气暴躁、环境恶劣等。三、生化因素神经递的变化。
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双相情感障碍能够治好,但是比较容易复发。通常选择的是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的治疗以及物理疗法和生活健康的管理等等方法。尤其药物治疗能够很快地为患者解除痛苦,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境;同时要配合心理咨询的治疗,一定要咨询正规的心理咨询师,避免延误病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