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由肠道病毒引起,治疗包括:使用干扰素α雾化吸入抗病毒;体温超38.5℃且不适时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注意儿童用药规范;咽痛明显用生理盐水含漱或局部喷雾制剂缓解;患者需休息、多饮水,进食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特殊人群注意相关事项。
一、抗病毒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等肠道病毒引起,对于病毒感染,可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比如干扰素α,有研究表明,干扰素α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缩短病程,其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抗病毒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给药。
二、对症治疗药物
1.退热药物:若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当体温超过38.5℃且有不适时,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它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退热作用,能有效降低体温,缓解因发热带来的不适,但需注意不同年龄儿童的适用剂量等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规范,避免超量使用。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特别关注其体温变化及身体反应,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高热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
2.缓解咽痛药物:如果患者咽痛明显,可使用含漱液,如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含漱能清洁口腔,减轻咽部炎症刺激,缓解咽痛症状;也可使用一些局部喷雾制剂,起到清凉、止痛、减轻炎症的作用,但对于幼儿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谨慎,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
三、支持治疗
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口腔湿润,有利于减轻咽部不适,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在饮食方面,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疼痛。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防止呛咳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