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脱位主要症状有下颌运动异常,包括急性前脱位时不能闭口、前牙开牙合等,复发性脱位发作前有弹响史且可致咀嚼肌疲劳;局部疼痛,脱位时关节周围组织受牵拉损伤致关节区及咀嚼肌疼痛,下颌运动时加重;关节肿胀,脱位后关节周围组织水肿致关节区肿胀,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殊处理。
下颌运动异常:
急性前脱位:患者不能闭口,前牙开牙合,唾液外流,言语不清,咀嚼和吞咽均困难。下颌前伸,两颊变平,脸型相应变长。双侧脱位时,耳屏前方可出现凹陷,在颧弓下可摸到脱位的髁突。单侧急性前脱位时,下颌中线偏向健侧,健侧后牙反牙合。
复发性脱位:发作前有短暂的开闭口弹响史,继而突然不能开口,与急性前脱位症状相似。反复发生的复发性脱位患者,可因长期脱位导致咀嚼肌疲劳,出现咀嚼无力等表现。
局部疼痛:
脱位时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牵拉或损伤,患者可感到关节区及咀嚼肌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和脱位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开口、咀嚼等下颌运动时疼痛会加重。例如,急性前脱位患者因下颌不能正常运动,在试图闭口或进行下颌运动时,疼痛会较为明显。
关节肿胀:脱位后关节周围组织可能出现水肿,导致关节区肿胀。肿胀程度也因脱位情况而异,急性前脱位时肿胀相对较为明显,可观察到关节区局部膨隆。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颞下颌关节脱位症状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儿童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可能与下颌骨发育尚未完全、咀嚼肌力量较弱等因素有关,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具特殊性,如可能因哭闹、大张口等诱因导致脱位,局部疼痛表现可能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而有所不同;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关节周围组织的敏感性产生影响,可能使疼痛等症状有所变化;长期有偏侧咀嚼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颞下颌关节长期受力不均衡,更容易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且脱位后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反复;有颞下颌关节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脱位时症状可能较首次发作时更为严重或表现更具特点。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需特别谨慎处理,避免过度牵拉等操作加重损伤;女性生理期时发生脱位,在处理疼痛等症状时需考虑激素影响对治疗的潜在作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