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有多种较有价值的临床表现,包括脑脊液漏(颅底骨折致硬脑膜、蛛网膜破裂,脑脊液经鼻腔、外耳道等流出,颅前窝骨折常鼻漏、颅中窝骨折常外耳道漏等)、迟发性乳突部皮下淤血斑(Battle征,颅后窝骨折时伤后1-2日出现,是颅后窝骨折典型表现)、颅神经损伤相关表现(不同部位颅底骨折累及相应颅神经出现特定表现,如颅前窝骨折累及嗅神经致嗅觉减退等)、耳道或鼻腔出血(骨折处血管破裂致血性脑脊液等流出),儿童、头部外伤史人群、老年患者有不同需注意的情况,出现相关表现需警惕颅底骨折并及时就医。
迟发性乳突部皮下淤血斑(Battle征)
表现及意义:颅后窝骨折时,骨折线常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多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皮下淤血斑,即Battle征。这是因为颅后窝骨折出血可经颈部肌肉间隙扩散至乳突下皮下,是颅后窝骨折的典型表现,对颅后窝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是颅底骨折较有价值的临床表现。
颅神经损伤相关表现
表现及意义:颅底骨折常伴随颅神经损伤,不同部位的颅底骨折累及相应颅神经可出现特定表现。如颅前窝骨折累及嗅神经时,可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颅中窝骨折累及面神经、听神经时,可出现面瘫、听力下降等。这是因为颅底神经走行于颅底骨孔或裂隙中,骨折易损伤神经,通过观察颅神经损伤的相应表现有助于判断颅底骨折的部位等情况,是颅底骨折有价值的临床表现。例如,颅中窝骨折累及面神经时,患者可出现同侧面部肌肉瘫痪,无法正常皱眉、闭眼等,这对于明确颅底骨折的具体情况有重要意义。
耳道或鼻腔出血
表现及意义:颅底骨折时,骨折处的血管破裂可导致耳道或鼻腔出血,一般为血性脑脊液或混合血液的流出。这是由于颅底骨折损伤了周围的血管,血液经耳道或鼻腔流出,也是颅底骨折较有价值的临床表现之一,通过观察出血情况等可辅助判断颅底骨折的存在及相关情况。比如,患者外耳道出现血性液体流出,结合其他表现可考虑颅中窝骨折等情况。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颅骨相对较软,颅底骨折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更细致观察脑脊液漏等情况,且要注意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有头部外伤史的人群,出现上述表现需高度警惕颅底骨折可能,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颅底骨折后相关表现可能与年轻患者有所不同,也需重视并及时诊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