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卵巢黄体囊肿破裂
卵巢黄体是排卵后由卵泡颗粒细胞和内膜细胞等形成,主要分泌孕激素,未受精时黄体约14天退化。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原因包括自动破裂(黄体内出血致压力升高)、外力作用(腹部撞击、性生活时腹腔压力升高等)及其他因素(内分泌因素、年龄因素、病史因素等影响黄体正常状态或卵巢功能增加破裂风险)。
一、黄体的正常生理过程
卵巢黄体是在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形成许多皱襞,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由结缔组织的卵泡外膜包围所形成。黄体主要分泌孕激素,为受孕做准备,如果卵子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天开始退化,黄体功能限于14天左右。
二、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常见原因
(一)自动破裂
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有少量出血,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有人认为,血管黄体化期间,功能不全,易发生黄体内毛细血管出血,从而导致黄体破裂。例如,部分女性在排卵后,黄体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增加,使黄体内压力升高,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自发破裂。
(二)外力作用
1.腹部受到撞击:剧烈运动、奔跑、用力咳嗽或大便等情况,可能使腹腔压力突然升高,进而作用于黄体,导致黄体囊肿破裂。比如,女性在进行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时,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腹部受到碰撞,就可能引发黄体囊肿破裂。
2.性生活:性生活时,生殖器官充血膨胀,达到性高潮时,肌肉组织可呈痉挛性收缩,导致黄体内张力升高。如果男方动作较粗暴,女方下腹部受到强烈的冲击,也可导致黄体囊肿破裂。尤其对于那些黄体囊肿本身就处于较为脆弱状态的女性,更容易在性生活后发生破裂。
(三)其他因素
1.内分泌因素:女性内分泌紊乱时,可能影响黄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例如,一些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其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导致黄体期异常,增加黄体囊肿破裂的风险。
2.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女性发生黄体囊肿破裂的情况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功能较为活跃,排卵等活动相对频繁,黄体形成与消退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异常情况,从而增加黄体囊肿破裂的可能性;而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黄体功能也不稳定,也可能成为黄体囊肿破裂的易发人群。
3.病史因素:有过盆腔炎症等病史的女性,盆腔内组织可能存在粘连等情况,这会影响卵巢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使得黄体囊肿在形成和消退过程中受到影响,增加破裂的风险。例如,盆腔炎症导致盆腔组织粘连,当腹腔压力变化时,黄体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更容易发生破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