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关节脱位怎么办
手肘关节脱位的处理包括现场初步处理,用三角巾等固定保持功能位;及时就医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情况;复位治疗,分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复位后固定2-3周并进行康复锻炼,同时预防和处理缺血性肌挛缩、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不同患者康复锻炼进度不同,儿童要轻柔,有基础疾病者需注意控制基础疾病。
一、现场初步处理
当发生手肘关节脱位时,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受伤关节进一步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可以用三角巾或绷带等简单固定受伤的肘关节,将其保持在功能位,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二、及时就医诊断
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来明确肘关节脱位的具体情况,包括脱位的方向(如前脱位、后脱位等)和是否合并有骨折等其他损伤。
三、复位治疗
1.手法复位:医生会根据脱位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手法复位。一般会在局部适当麻醉下进行,通过特定的操作使脱位的关节面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例如,对于常见的肘关节后脱位,医生会采用牵拉、旋转等手法进行复位。
2.手术复位:如果手法复位不成功或者合并有严重的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复位,通过手术切开暴露关节,进行复位操作并修复相关损伤结构。
四、复位后的处理
1.固定:复位成功后通常需要用石膏或支具等固定肘关节,固定时间一般为2-3周,以促进受伤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修复,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
2.康复锻炼:在固定期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收缩等锻炼,解除固定后要逐步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康复锻炼,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康复锻炼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康复锻炼的进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年轻且平时运动较多的患者康复锻炼进度可能相对较快,而老年患者或者有基础疾病影响康复的患者则需要更缓慢地进行康复锻炼。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康复锻炼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五、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缺血性肌挛缩:在固定和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肢情况,一旦出现肢体肿胀严重、疼痛加剧、皮肤颜色改变等可能提示缺血性肌挛缩的表现,要及时处理,可能需要调整固定方式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2.创伤性关节炎:复位后要注意关节的保护和康复,避免过早过度活动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如果出现关节疼痛、活动时摩擦感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处理。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要更加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损伤的恢复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