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神经源性膀胱是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储尿期有尿频、尿急、尿失禁等症状,排尿期有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还伴有泌尿系统并发症相关症状及神经系统原发病相关症状,不同人群症状有不同特点。
一、储尿期症状
1.尿频、尿急:患者可能频繁产生尿意,短时间内就要排尿,且难以控制尿意,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欲望。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病变影响了膀胱对尿液容量的感知和控制,例如脊髓损伤患者常出现此类症状,病变导致脊髓对膀胱传入信号的处理异常,使得膀胱过早感知到尿液充盈,从而引发尿频、尿急。
2.尿失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急迫性尿失禁,即因强烈尿急而不能控制排尿;反射性尿失禁,常见于脊髓完全性损伤以上病变,由于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在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等出现不自主排尿,这是因为尿道括约肌功能受损,无法对抗腹压增加带来的压力。
二、排尿期症状
1.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需要用力才能排出尿液。这是由于膀胱出口梗阻或逼尿肌收缩无力等原因导致,比如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逼尿肌可能出现收缩功能障碍,无法有效将尿液排出,常见于脑卒中后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膀胱排尿控制的患者。
2.尿潴留:分为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急性尿潴留时患者突然不能排尿,膀胱胀满;慢性尿潴留则是膀胱长期不能完全排空,可有部分尿液残留,患者可能有下腹部胀满不适等感觉,常见于脊髓损伤较严重导致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协同功能失调的情况。
三、其他伴随症状
1.泌尿系统并发症相关症状:长期尿潴留可导致膀胱结石形成,患者可能出现血尿、排尿疼痛等症状;尿液反流还可能引起肾积水,严重时会出现腰痛、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如血肌酐升高等,这在神经源性膀胱合并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患者中较为常见,由于膀胱内压力异常,尿液逆流至肾脏,影响肾脏功能。
2.神经系统原发病相关症状:如果神经源性膀胱是由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还会伴有原发病的相关表现,比如脊髓病变患者可能伴有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脑卒中患者可能有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这些都与原发神经系统病变影响相应神经通路有关。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神经源性膀胱的症状可能有不同特点。例如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多与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有关,症状可能表现为排尿异常伴随生长发育迟缓等;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妊娠、分娩等特殊时期可能因激素变化、腹压增加等因素使症状加重;长期卧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由于活动减少,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可能更高;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神经源性膀胱时,原发病的病情变化可能会影响膀胱症状的严重程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