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破裂的处理包括急救处理、手术治疗、腹腔引流和抗感染治疗。急救要评估生命体征、控制污染;手术有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结肠造口术等方式;腹腔引流是为防腹腔脓肿;抗感染要据药敏选药、定疗程,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急救处理
1.生命支持: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若存在休克,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于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患者,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循环储备能力较差,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措施。
2.控制污染:尽快用无菌纱布覆盖结肠破裂口,减少肠内容物进一步污染腹腔。因为结肠内细菌含量高,污染腹腔后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这对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或老年患者,感染风险更高。
二、手术治疗
1.一期修补或切除吻合:
适应证:若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破裂口小,污染轻,可考虑一期修补。对于部分结肠破裂时间短、腹腔污染不重的患者适用。但对于破裂口大、污染严重、患者一般情况差的,多先采用结肠造口术,二期再行吻合。不同年龄患者的耐受情况不同,儿童由于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要根据具体病情判断;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基础疾病,一期手术需更谨慎评估。
操作要点:彻底清创,清除失活组织,修复破裂口。若行切除吻合,需保证吻合口血运良好,无张力。手术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结肠造口术:
适用情况:当患者情况不允许一期手术时,如严重污染、休克未纠正、全身情况差等,行结肠造口术,将破裂近端结肠外置造口,粪便改道,待患者情况改善后再行二期手术关闭造口。对于小儿患者,由于其肠道功能和耐受能力的特点,造口术的操作和术后护理需更加精细,要注意保护造口周围皮肤,防止出现皮炎等并发症。
三、腹腔引流
1.目的:充分引流腹腔内的渗出液、肠内容物等,防止腹腔脓肿形成。无论何种年龄患者,只要存在腹腔污染情况,都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对于儿童患者,引流管的选择和放置位置要考虑其解剖特点,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2.操作及护理:放置引流管后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根据引流情况适时拔除引流管。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迟钝,更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防止引流不畅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四、抗感染治疗
1.抗生素选择:根据腹腔穿刺液或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经验性用药可选用针对肠道杆菌和厌氧菌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等。不同年龄患者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同,儿童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抗生素,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合理调整用药。
2.用药疗程:一般需用药至感染控制,腹腔炎症消退,通常疗程为7-14天左右,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