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颚骨关节炎治疗包括非药物、药物、手术治疗。非药物治疗有休息避免过度用颌、物理治疗(热敷、冷敷、理疗仪器)、咬合板治疗;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成人慎用、儿童慎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手术治疗适用于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无效且有严重功能障碍等情况,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等由专业医生选择手术方式。
一、非药物治疗
1.休息与避免过度用颌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很重要。例如,对于长期从事需要频繁咀嚼动作工作(如演员、厨师等)的人,过度用颌会加重下颚骨关节炎症状。应让下颚休息,避免长时间咀嚼硬物、大口进食等,减少下颚关节的负荷。
儿童患者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咀嚼口香糖等增加下颚关节负担的行为,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影响下颚正常发育。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对于各年龄段人群,可使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在下颚关节区域,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尤其是儿童和皮肤感觉不敏感的人群更要小心控制温度。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如出现下颚关节肿胀、疼痛明显时,可适当冷敷。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下颚关节处,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同样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理疗仪器治疗:如超声波理疗等,通过物理能量促进局部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在进行理疗时要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参数,但都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3.咬合板治疗
对于有咬合异常的患者,咬合板可以调整下颚关节的位置,使关节处于更合适的状态,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佩戴咬合板的时间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一般需要在口腔科医生的评估下定制合适的咬合板,并按照医生要求佩戴和定期复查调整。例如儿童患者由于下颚还在发育中,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咬合板的使用,确保不影响正常发育。
二、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有抗炎、止痛作用,但需谨慎使用。对于成人患者,在有疼痛等症状时可考虑使用,但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副作用风险。儿童患者一般优先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利弊后认为必须使用。
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等,可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但注射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进行,不同年龄患者在注射时要注意无菌操作等相关事项,儿童患者更要确保操作环境和流程的严格规范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
三、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选择
一般在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无效,且出现严重的下颚关节功能障碍、结构破坏等情况时考虑手术。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手术适应证的评估更为严格。例如儿童患者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发育时才会考虑手术,要充分权衡手术风险和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2.手术方式
常见的有关节镜手术、开放性手术等。关节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但对于复杂病情可能需要开放性手术。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年龄等因素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创伤相对小且能有效缓解症状的手术方式,同时要考虑其身体整体状况对手术的耐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