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有什么症状
肠套叠有典型症状如腹痛、呕吐、血便,还有腹部包块、全身情况等其他表现,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早产儿和有基础病史儿童需特殊注意。典型症状中腹痛多为突然发作剧烈阵发性,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后可含胆汁等,血便多为果酱样;其他表现有右上腹腊肠样包块等,全身情况早期尚好,久则出现不良表现;婴儿期以剧烈阵发性腹痛等为主,幼儿期症状相似但表达不同;早产儿症状不典型、变化快,有基础病儿童易被基础病诱发且症状不典型。
一、典型症状
1.腹痛:多见于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孩子表现为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等,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后又反复发作。这是因为肠管发生套叠后,肠管痉挛及推进性蠕动将套入的肠管向前推进,牵拉肠系膜,从而引起疼痛。例如,临床研究显示约80%以上的肠套叠患儿会出现阵发性腹痛症状。
2.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随后可含有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这是由于肠道梗阻,近端肠内容物无法通过,逆蠕动导致呕吐。一般在腹痛开始后不久就会出现呕吐症状。
3.血便:病初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后便排出含血和黏液的大便,像果酱样,多数患儿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这种典型的果酱样血便。这是因为肠套叠时,套入部的肠壁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肠黏膜出血,与肠黏液混合而形成果酱样便。
二、其他表现
1.腹部包块:在右上腹季肋下可触及腊肠样、光滑、稍活动且有压痛的包块,右下腹一般有空虚感,少数患儿套叠可延伸至盆腔,肛门指检可发现指套染血。例如,通过腹部触诊可发现约60%-80%的患儿能触及腹部包块。
2.全身情况:早期患儿一般情况尚好,体温正常,无全身中毒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若套叠时间较长,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脱水、休克等表现,尤其是婴幼儿肠套叠,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全身并发症。比如,肠套叠时间超过24-48小时,就容易发生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情况,全身情况会急剧恶化。
三、不同年龄段表现差异
1.婴儿期(1岁以内):婴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以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为主要表现,频繁哭闹、屈腿、面色苍白等,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随后出现果酱样血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由于婴儿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异常表现。
2.幼儿期(1-3岁):幼儿肠套叠症状与婴儿期相似,但较大儿童能够表达腹痛等不适,除了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外,可能会有精神差等表现,而且症状出现的顺序可能不太典型,家长应提高警惕。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早产儿发生肠套叠时,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表现可能不如足月儿明显,呕吐、血便等症状出现也可能较晚,且病情变化较快,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其生命体征、腹部情况等,一旦怀疑肠套叠,应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等,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2.有基础病史儿童:对于本身患有肠道畸形、息肉等基础疾病的儿童,发生肠套叠的风险较高,且症状可能不典型,在出现腹痛、呕吐等表现时,要考虑到基础疾病诱发肠套叠的可能,需尽快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