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疣即骨软骨瘤,是常见良性骨肿瘤,由遗传、发育异常等致病因引发,多数无症状,大时可致疼痛等表现,靠影像学及病理诊断,无症状者观察随访,有症状或恶变倾向者手术切除,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青少年需关注对骨骼发育影响,成年人视情况处理。
一、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骨软骨瘤具有遗传倾向,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比如家族中有相关遗传病史的人群,其后代患骨软骨瘤的概率相对较高。
2.发育异常:在骨骼生长发育过程中,软骨的异常增生和骨化过程出现紊乱,可能导致骨疣的形成。儿童和青少年处于骨骼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相对更易出现这种发育相关的异常。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大多数骨疣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拍摄X光等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但当骨疣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神经或影响关节活动,从而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肿胀,甚至活动受限等表现。例如,长在膝关节周围的骨疣,可能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屈伸活动。
2.体征: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触摸到骨表面的骨性突起,质地较硬,一般无明显压痛,但如果有周围组织受压情况,可能会有相应的压痛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可清晰显示骨疣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情况,X光上常表现为骨表面的骨性赘生物,有蒂或无蒂。
三、诊断
1.影像学检查
X光:是初步诊断骨疣的常用方法,能直观显示骨表面的骨性突起,有助于初步判断骨疣的大致情况。
CT: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骨疣,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疣与周围组织、骨骼的关系,了解骨疣内部结构等细节。
MRI:能更好地显示骨疣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如是否有软组织受压、水肿等表现,对评估病情有一定帮助。
2.病理检查:一般情况下骨软骨瘤通过影像学即可诊断,但在某些不典型或需要明确性质时,可能需要进行病理活检,通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来明确诊断,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四、治疗
1.观察随访:对于没有症状的骨疣,通常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骨疣的大小、形态等变化。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骨骼仍在发育,部分骨疣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出现变化。
2.手术治疗:当骨疣出现明显症状,如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疼痛、影响关节活动,或怀疑有恶变可能时,需要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应彻底,以降低复发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手术需充分考虑骨骼发育情况,尽量减少对骨骼生长的影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骨软骨瘤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处理时要特别关注对骨骼生长的影响。定期随访时要评估骨疣对骨骼发育的潜在影响,如发现骨疣影响骨骼正常生长和外形,可能需要更早干预。
2.青少年:青少年骨骼仍在发育,骨疣可能会随生长而变化。要注意观察骨疣相关症状,如出现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及时就医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案。
3.成年人:成年人骨疣如果没有症状,定期随访即可;若出现症状则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评估是否手术等治疗。同时,成年人要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等可能加重骨疣相关症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