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刺的治疗方法
跟骨骨刺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非手术有休息减负重、热敷等物理治疗、用矫形鞋垫、药物治疗;手术适用于非手术无效、严重影响生活工作的情况,方式有骨刺切除术和减压术,治疗需综合患者情况选合适方法并关注恢复调整方案。
1.休息与减少负重:对于跟骨骨刺患者,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减少行走、站立等负重活动,能够减轻跟骨部位的压力,缓解疼痛症状。尤其是那些因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工作导致跟骨骨刺的人群,更要注意休息,避免加重病情。比如从事教师、售货员等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应适当增加休息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就坐下休息或抬高患肢。
2.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敷可以促进跟骨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疼痛。一般可以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足跟部,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因寒冷刺激导致跟骨骨刺疼痛加重的患者,热敷能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促进局部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它可以使跟骨周围的炎症因子被分解吸收,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超声波治疗对于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体外冲击波治疗:体外冲击波能够刺激跟骨部位的组织修复,促进血管生成,减轻疼痛。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跟骨骨刺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行走功能。
3.矫形鞋垫:定制合适的矫形鞋垫可以改善足部的生物力学结构,减轻跟骨承受的压力。不同的足部生物力学异常情况需要定制不同的矫形鞋垫,例如扁平足患者,其足部的力线分布异常,佩戴矫形鞋垫后可以重新分布跟骨的压力,缓解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对于因足部结构异常导致跟骨骨刺的人群,使用矫形鞋垫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4.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要注意不同人群对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应谨慎使用。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非手术治疗无效,跟骨骨刺引起严重的疼痛、行走困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经过3-6个月规范的非手术治疗后,患者的疼痛仍无明显缓解,严重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和活动,就可以考虑手术干预。
2.手术方式
跟骨骨刺切除术:通过手术直接切除跟骨上的骨刺,解除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手术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准确找到骨刺的位置并彻底切除。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术后感染、伤口不愈合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术后恢复可能会相对较慢,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
跟骨减压术:对于伴有跟骨高压症的跟骨骨刺患者,跟骨减压术可以降低跟骨内的压力,缓解疼痛。该手术通过在跟骨上制造减压通道,使跟骨内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减轻对周围神经和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症状。
在治疗跟骨骨刺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年轻患者一般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而对于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等则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