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褥疮气垫的坏处
防褥疮气垫使用存在多方面问题,材质方面有透气性局限致局部闷热易滋生细菌、材质老化影响分散压力功效;使用不当会致压力分布不均影响血液循环、过度依赖忽视体位变换重要性;对特殊人群如儿童易致皮肤问题且难反馈、对老年人群因皮肤薄嫩等影响更显著,需重视各方面问题保障皮肤健康。
一、材质相关问题
1.透气性局限可能导致局部闷热:部分防褥疮气垫的材质透气性欠佳时,使用者身体与气垫接触部位会长期处于相对封闭且不透气的环境,易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湿度增加,为细菌滋生创造有利条件,长期如此可能增加皮肤感染风险。例如,有研究显示,在透气性差的气垫使用环境下,皮肤表面微生物数量较正常透气环境明显增多,这与皮肤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尤其对于长期卧床、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的人群,如老年患者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皮肤防御能力下降的人群,更易受影响。
2.材质老化相关风险:随着使用时间推移,气垫材质可能出现老化情况,如弹性下降等。当气垫弹性降低时,无法有效均匀分散身体压力,局部压力集中的风险增加,不能很好地起到预防褥疮的原本功效,甚至可能因局部压力分布不均而加重皮肤受压情况,不利于皮肤健康。
二、使用不当带来的问题
1.压力分布不均引发局部问题:若使用者在使用防褥疮气垫时放置位置不正确或自身体位不当,可能导致气垫无法发挥均匀分散压力的作用,局部仍会出现过高压力,影响血液循环。比如,长期处于某一固定体位且气垫未合理调整的情况下,身体某一部位持续受压,会阻碍该部位的血液供应,时间一长可能引发皮肤缺血性损伤等问题。对于行动不便、需要长期依赖气垫卧床的人群,如截瘫患者,由于自身无法自主调整体位,更需密切关注气垫的使用状态和自身受压情况,一旦发现气垫使用不当导致局部压力异常,应及时调整。
2.过度依赖可能忽视自身活动重要性:过度依赖防褥疮气垫可能使使用者忽视定期变换体位等自身活动对于预防褥疮的重要性。虽然气垫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定期主动或被动变换体位仍然是预防褥疮的关键措施之一。如果完全依赖气垫而不进行体位变换,即使气垫本身性能良好,也可能因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而增加褥疮发生风险。对于能够适当活动的人群,如术后短期卧床但身体状况允许少量活动的患者,仍需在气垫使用的基础上,鼓励其进行适度的体位变换和肢体活动,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三、对特殊人群的额外影响
1.儿童使用风险: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防褥疮气垫的材质特性可能对儿童皮肤产生不同影响。一些气垫材质可能较硬或透气性等方面不符合儿童皮肤需求,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儿童皮肤擦伤、闷热疹等问题。而且儿童自我感知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更难及时反馈气垫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情况,因此在为儿童选择和使用防褥疮气垫时需格外谨慎,要选择专门针对儿童皮肤特点设计的气垫,并密切观察儿童使用后的皮肤状况。
2.老年人群体影响:老年人群体皮肤本身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薄嫩、弹性降低、修复能力减弱。防褥疮气垫若存在上述材质或使用不当等问题,对老年人群体皮肤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老年患者往往还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皮肤的耐受能力和修复能力进一步下降,所以在为老年患者使用防褥疮气垫时,不仅要关注气垫本身的质量和正确使用方法,还要结合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加强皮肤监测,一旦发现皮肤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